因地制宜上项目千方百计促增收

07.04.2015  17:07

 

                                                                                                     

 

喀左县老爷庙镇乌素太沟村有7个村民组,总人口1122人,其中蒙古族人口有272人,是典型的山区村,全村耕地主要以坡地为主,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是玉米,长期以来当地居民过着靠天吃饭的日子,每逢大旱年景,基本上颗粒无收,当地居民年人均纯收入不足5000元。

穷则思变”,2014年初,老爷庙镇党委政府紧紧抓住省市县发展生态草原项目难得的发展契机,立足调整生产结构,精心打造的以蒙古族文化为主题,集生产动物饲料与休闲、体验、游乐为一体的“生产+旅游”的生态环保项目。

在扶贫开发政策的支持下,全村百姓认识到位、积极配合,采取统一种植、分户管理、统一销售的模式,把全村10000余亩传统的玉米种植改种紫花苜蓿草,完成生态农业与观光农业的有机结合,依托楼子山的高山林海自然风光,实现生态农业带动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旅游产业拉动地域经济飞跃的一个华丽转身。

紫花苜蓿以“牧草之王”著称,抗寒、抗旱、抗逆性强。正常年景,正常管理,每年可收割2—3次,亩产干草1200—2000斤左右。按照每斤0.70元计算(蛋白质15%以上),每亩地卖草收入840—1400元,再加上每亩600元补贴,净收入可高达到2000元左右。镇党委、政府与内蒙古黄羊洼草业公司签订了收购合同,紫花苜蓿干草保底价格每斤0.70元。尽管去年旱情严重,该村紫花苜蓿产量1600吨,卖给内蒙古黄羊洼草业公司,收入224万元,使该村1122口人人均收入1996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