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80后拉邮筒上街唤醒书信记忆(图)

15.11.2017  13:55

  繁华的街头人来人往,突然,一群“邮差”小哥和几位快闪美女当街跳起欢快的舞步。他们的身边,则出现了一座3米高的邮筒和复古电话亭。歌舞结束,年轻人向围观者递上信纸和笔,邀请他们现场写一封家书,寄给最牵挂的人……

  这是近几天,在大连市内和开发区多个商圈出现的一幕。

  这群年轻人的快闪活动最先被网友发现,并且拍摄下来,发布在微博微信朋友圈中。不少参与者表示,已经很久没有写信了,“感觉好像都不怎么会拿笔了,字也写得歪歪扭扭。”“我年轻的时候,和妻子两地,联系全靠写信,那些信现在还存在家里。”一位老者说,家门口一直挂着邮箱,但除了报纸、对账单,十多年都没接到过手写的信了。老人在现场给自己在北京工作的儿子写了封信,“虽然微信很容易就联系上他了,但写信的感觉还是无法替代的。

  本次活动的发起方是一封信工作室,其负责人龙小飞是名80后。记者与活动的发起人龙小飞取得联系,他是土生土长的大连人,父亲曾做过邮差。龙小飞说,小时候他最喜欢坐在父亲的自行车车梁上,感受穿行的乐趣。在他的心中,邮差绿已经成为父爱的象征。遗憾的是,小飞的父亲于2001年车祸身亡,这成了他永远的痛。他给自己的工作室取名“一封信”,正是为了记住父亲邮包中那一封封信。前段时间看到大连理工大学失忆老人找不到家,却贴身揣着40年前家书的新闻,让他动容,于是有了这一次的快闪活动。他们筹备了两三个月,制造出一个3米高的老式邮筒,表面画着大连有轨电车等图案。他们租来老款二八自行车,尽量还原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邮递员的日常。

  “这个邮筒,我叫它‘城市情感寄托所’,里面可以收纳上万封书信。”龙小飞说,大家拉着它走过了城市的主要街道,看到市民朋友积极地参与写信,他觉得这件事做得很有意义,“我相信老爸也会高兴。”据了解,邮筒将被永久性放置在开发区辽河西路,那里是小飞父亲以前常经过的路。已经收集到的信件将被送到收信人手中,部分信件在征得写信人同意后将公开展示。“预计下周就将开一个信展活动,让大家现场感受文字的情感和书写的温暖。”这群80后还计划走进老人院和乡村学校,持续推广书信文化。半岛晨报、海力网首席记者 张璐璐 实习生 唐雪贞


(责任编辑:李京) 作者:张璐璐 唐雪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