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挑战中把握机遇
2016年,对于全国各级财政部门而言都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的情况下,财政改革发展取得了积极进展。
在此次全国财政工作会议的小组讨论中,一些地方财政部门负责人的发言表明,今年地方财政工作的成绩尤其得来不易,而这得益于各地财政顺应经济新常态的内在要求,在面对困难时始终积极应对,锐意改革,勇于创新,在挑战中把握机遇的切实努力。
山西:尽最大努力保持民生支出增长
2016年,对于山西财政而言,预算平衡压力前所未有。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山西财政仍尽最大努力保持了民生支出的增长。
山西省财政厅厅长武涛表示,1—11月,山西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执行2843.57亿元,其中,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住房保障、文化体育与传媒、农林水事务、城乡社区事务、节能环保等民生支出2373亿元,同口径增长7.1%,占全部财政支出的83.5%,各项民生支出得到了有效保障,各项提标政策全部落实到位。
为了保证民生支出,2016年山西财政在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上下足功夫,充分发掘自身潜力,按照“紧日子、保基本、调结构、保战略”的工作原则,通过采取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加大资金统筹力度、使用债券置换支出、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等措施,尽最大努力弥补了收支缺口。
同时,山西省级财政在保障市县财政民生支出方面也承担了更多的责任。武涛说,2016年,山西省级财政对9个市、107个县进行了财力性转移支付补助,确保了市县工资按时发放、机关正常运转和基本民生保障。
北京:财政收支保持平稳
北京市财政局副局长王婴表示,2016年北京市财政形势整体仍保持了平稳态势,财政收入预计将达到5080亿元,同比增长7.5%;财政支出预计完成6158亿元,同比增长16.7%。
作为首都,作为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的龙头城市,北京市财政收支保持平稳,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不过,2016年,为了落实中央对北京经济发展提质的要求,北京一方面要将低端产业搬出,这需要大量的资金;另一方面,为了发展高精尖产业,北京还需重点支持创新创业的发展,在这一减一增中,对财政资金的需求却是只增不减。
据介绍,为了保持财政收支的平衡,北京市不仅加大了对资金的统筹,而且更进一步加强了对事的统筹力度。此外,自去年年初新预算法实施以来,北京还在提升财政管理水平方面做了诸多改革,如资金支出方式的创新、预算绩效管理的加强等,并取得了积极效果。
内蒙古:多渠道筹资稳增长
2010年,内蒙古财政收入首次突破1000亿元,今年预计将突破2000亿元。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厅长张华表示,什么样的经济决定什么样的财政增速。对于内蒙古而言,经济发展的短板仍集中于投资不足与基础设施建设不足两个方面。财政部门在增加财政投入与严格防控财政风险相平衡的理念下,积极探索在建设方面打组合拳,综合运用财政资金、银行贷款、社会资本、国际组织低息贷款和无偿援助等方式,多渠道筹措资金,力求实现增投资、稳增长、补短板。
比如,去年,内蒙古财政入选国家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数据库的项目已达到180多个,目前落地了60多个。今年,内蒙古第一条地铁项目成了全国第一个与国家PPP基金合作的项目,通过股权投资方式获得24亿元的资金支持。另外,内蒙古在争取世界银行中国PPP改革发展贷款(PDF)和世界银行全球基础设施基金(GIF)方面也取得了积极进展。
据介绍,目前,内蒙古财政厅正在筹备与6家银行共同成立一只基金,重点用于自治区内7个方面的建设,包括铁路、机场、公路、水利工程、城市管网等。“内蒙古自治区本级财政出资20亿元,现已全部到位,预计基金总盘子为200亿元。基金对于内蒙古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支持,将为内蒙古实现新一轮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提供动力。”张华说。
辽宁:节流与增收并重
经过连续两年的财政收入负增长,今年,辽宁终于实现了财政收入的正增长,预计增幅在3%左右。辽宁省财政厅厅长付忠伟说,2017年,辽宁财政将通过增收与节流等多项举措,确保财政收支平衡,为辽宁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付忠伟表示,从财政收入角度来看,2017年,辽宁财政将把新增税源作为增收方式之一,以推动各市县致力于新税源的培养工作。而从财政支出角度来看,辽宁省将加大事业单位改革的力度,通过减少事业单位人员,降低财政支出压力。
同时,为更好防范财政风险,辽宁省财政厅已未雨绸缪,建立起债务风险预警机制、社保保障机制等,并将继续积极尝试以财政改革倒逼、促进公共管理领域的改革。
(记者 张瑶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