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国地税共同为“走出去”企业 打造精准服务信息库

18.08.2016  14:03

  辽宁省国税、地税作为全国征管体制改革的综合试点单位,为落实“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做好“走出去”企业相关税收服务与管理工作,夯实“走出去”企业的基础信息资料,在实际工作中联合为“走出去”企业量身订做涉税经营信息采集管理平台,共同制定了《辽宁省国家税务局 辽宁省地方税务局关于“走出去”企业涉税档案管理办法》,侧重管理“走出去”企业的相关信息,包括基本户籍信息、境外投资信息和第三方信息三大板块20多项企业信息。
  内容归集上,注重“三个聚焦”。对于明确境外税收管理对象、提升税收分析准确性、开展分级分类的风险管理,以及提供有针对性的税收服务具有基础性作用。一是聚焦境外生产经营资料,重点侧重了境外投资所得和第三方信息。在境外投资方面:重点采集“走出去”企业境外投资所在国家(地区)、境外企业名称、注册资本、投资金额、经营范围、经营期限、投资资金来源情况的说明、投资的具体内容、股权结构、投资环境分析评价、以及境外企业章程协议合同。二是聚焦境外涉税管理资料,在境外当地适用的税(费)种,享受税收协定待遇情况、境外所得回中国境内抵免情况、支付境外款项提交税务证明备案情况、开具《中国税收居民身份证明》情况、境外所得税收抵免情况、境外遭遇税收协定缔约国税务问题处理情况等。三是聚焦第三方信息,采集“走出去”企业经国家有关部门的审批、核准或备案的文件,“走出去”境外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并购类境外投资提交的《境外并购事项前期报告表》,相关第三方主管部门要求的其他文件。
  内容管理上,突出国税、地税合作。一是管理对象一致。辽宁省境内所有“走出去”企业,不分国税、地税管户,只要有实际投资、经营、提供劳务等涉税行为的,全部纳入数据采集管理;二是管理模式一致。实施一户一档,为每户“走出去”企业建立一份户籍档案,涉税信息都在档案中保存,实现一户式归集信息,理清“走出去”纳税人的组织架构,全景展现与“走出去”纳税人有关的境内外信息。三是资料保管标准一致。全省国税、地税资料的采集和保管是统一标准、统一模式,并且国税、地税信息共享。四是实施动态监控一致。在建立清册的基础上,国税、地税联合实施动态监控和定期更新,根据纳税人对外投资、经营等变化情况,及时刷新相关清册信息,动态完善“走出去”纳税人存量和增量信息,确保基础信息准确。
  内容利用上,突出服务与风险管理并重。全省“走出去”企业涉税信息首次实现电子化管理,在做好为“走出去”提供“一对一”精准服务的基础上,为国、地税机关联合开展境外税收风险分析工作提供了数据支撑。一是服务个性化。依托“走出去”纳税人清册,服务由标准化向个性化升级,督促纳税人依法履行境外投资和所得等信息申报义务,加强个性化纳税宣传辅导,纳税人熟悉境外税收政策、规避税收风险、提高国际竞争力。二是责任清晰化。针对“走出去”纳税人基础信息薄弱、税收遵从度水平不同的状况,以境外投资和第三方信息为重要抓手,对高风险和重大涉税事项实施动态跟踪管理,提升申报信息质量,明确了“走出去”纳税人应承担的合规申报等税收遵从义务,有效提升了征管质效和纳税遵从。三是分析常态化。目前,全省已有170户“走出去”企业建立了涉税档案。省、市国际税收主管部门切实提高数据综合分析利用水平,深入挖掘已有的信息,综合运用对比分析、因素分析等方法,动态开展信息增值利用,从中查找反映跨境资源流动的规律,强化跨境税源分级分类的风险管理,切实提高跨境税源管理水平。

 

 

港口生产忙
  近日,大连湾辽渔深水码头生产作业现场一派繁忙景象。港区码头工人奋战在生产一线,迎来进出口装卸高峰。据介绍,今年以来大连海港口岸对俄贸易量大幅增长,据最新统计,中俄出入境贸易船舶共41艘次,较往年同期增长455%,进口货物12.人民政府
春回大地暖 水稻育秧忙
  天气转暖,春耕备耕到了关键时期,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