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不移地走装备制造业强省之路

06.05.2016  09:34

  (一)

  今天怎么做,总要在审视昨天与自身中寻找答案。

  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样如此。如果抛开传统基础、比较优势,以及由此积淀而成的厚重的文化特质,去盲目发展主导产业,走过一段时间,终将后劲不足,四顾茫然。

  这也是事关辽宁当前和长远的一道命题。 在新一轮全面振兴的征途中,什么是老工业基地滚石上山的重要“支点”,爬坡过坎的强大推力?亟须进一步厘清和明确。

  日前,我省召开专题会议强调,要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积极采取务实管用、有力有效的措施,坚定不移地推动装备制造业提质增效、做大做强。这为全省上下贯彻五大发展理念,落实“四个着力”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要求,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了更微观的具体抓手,指明了更清晰的主攻方向。

  (二)

  沈阳。中国工业博物馆。史料无声,诉说辉煌。

  1950年国庆挂在天安门城楼上的新中国第一枚国徽,辽宁造。

  印在1960年版2元人民币上的我国第一台普通车床C620-1,辽宁造。

  国内首个50万伏超高压输变电设备,辽宁造。

  辽宁拥有国家划定的装备制造业全部七大行业。在185个小类产品中,我省居于全国前列的超过三成。

  1950年至1989年,仅沈阳向全国输送的中高级技术人才就高达40万人次。

  ……

  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在这片浸润着工业血脉的土地上,辽宁装备制造业筚路蓝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知创造了多少全国第一,产生了多少先进经验,树起了多少行业标杆,涌现了多少劳动模范。

  自中央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以来,我省的装备制造业再度按下“快进键”,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在多个领域都有较强的实力和优势,成为全省经济第一支柱产业。

  这些,都告诉我们,在辽宁的历史河床上,无论时间怎样冲刷,“共和国装备部”始终都是最耀眼的标签。它也更应该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辽宁曾经的骄傲,靠的是装备制造业。老工业基地的浴火重生,装备制造业仍然是最大的优势所在、潜力所在、希望所在。

  (三)

  欲成其大,首须志远。做什么事,不能被暂时的困难所迷惑。

  近年来,在世界经济低增长、低通胀、低需求的深度调整期,受国内外市场疲软影响,辽宁装备制造业“同此凉热”,行业景气指数低位运行,某些产品还出现了产能过剩。有人因此而产生了疑虑和动摇,甚至认为装备制造业前途不再、应当弱化。这么想,片面了,短浅了。辽宁装备制造业目前的波动,绝不表明我们已经没有了进一步发展的空间,更不能就此产生“去制造业”的想法。该产业数字不太好看的背后,纵然有共性因素在,但主要矛盾源于内部。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核心知识产权较少、人才作用发挥不充分、体制机制不完善等方面是我们“大而不强”“跑而难快”的主要制约和障碍。但是,只要出实招、下真功、打硬仗,这些都能克服、能解决。

  “成长的烦恼”再多,也终究得成长。我们拥有雄厚的基础、齐全的门类、响亮的名企,拥有优势突出的产业布局、自然资源、区位条件,拥有数量庞大的科研院所、高端人才、能工巧匠。辽宁装备制造业这个“大块头”,只要去掉沉疴、甩开羁绊、冲破束缚,就会更加健壮、更加成熟、更有力量。

  发展装备制造业,我们也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

  机遇来自于党中央、国务院巨大的关怀与支持。

  2015年7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长春召开的部分省区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强调,着力推进结构调整,要把装备制造业做大做强。

  《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提高装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再造产业竞争新优势,始终将东北地区打造成为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先行区,建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和重大技术装备战略基地。

  机遇来自于国际国内两个市场。

  “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正在打开“筑梦空间”。

  辽宁自古以来就是丝绸之路的重要参与者,展开中国地图,辽宁向东毗邻日韩、向西直插中亚腹地、向南连贯东南亚海上丝绸之路、向北与俄罗斯近水楼台。

  立于沃土,我们是中蒙俄经济走廊与海连接的重要节点。浮于海上,我们是东北亚区域开放合作的战略高地。

  钢材、铝材、数控机床……我省在诸多领域相对丰足的产能,恰恰是正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所渴望的。

  新常态带来新动力。

  当前,虽然依靠投资拉动和规模扩张的模式难以为继,但与此同时,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为推动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利条件,“四化同步”等重大决策也将对装备制造业产生巨大的需求潜力。

  建设“制造强省”,强壮“工业筋骨”,提升“供给能力”,打造“国之重器”。这,不仅是辽宁当期稳增、长期可持续的一副“好牌”,也是国家利益所在。只要把我们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省委的部署上来,理清思路、突出重点,找准症结、补齐短板,辽宁必定能在竞争激烈的“多重挤压”中杀出一条血路,闯出一条新路。

  (四)

  一位经济学家说,“‘平地’上产品拥挤,是因为未能登上开阔的‘高地’和别具风光的‘巅峰’。”这句话,也是对辽宁装备制造业现状的形象概括。

  我们纵然有令人“傲娇”的过去,但今天的形势告诉我们,必须要学会忘记成绩、反思教训。否则,穿“旧鞋”走新路,只会举步维艰、后退跌倒,甚至被“低端锁定”。在这场没有终点的“登山赛”中,创新,是第一动力、永恒主题。

  装备制造,辽宁生产体系完备,生产规模庞大。我们必须要处理好重点突破与全面发展的关系。围绕现有基础、资源禀赋、产业特色,明确重点领域、重点产业,集中发力、精准用力,以此突破,带动整体。

  燃创新之火,需众人“拾柴”。

  各级党委、政府要做推动引导者,以深化改革解开“孤岛困局”,渡过“达尔文死海”,促进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集成创新与协同攻坚,实现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的“沿途下蛋”机制。政府要把握好边界,有所为、有所不为,以强有力的措施和实实在在的办法,全力构建务实高效的政务环境、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公平公正的营商环境、充满活力的人才环境,以充足的清风、阳光、雨露,激发企业的“主角意识”、创新行为,通过“无形之手”来提高科技资源的配置效率。

  创新,人才是第一支撑。没有一支可观的创新型人才队伍,要实现产业吐故纳新、更新换代甚至独领风骚,决心再大,都是枉谈。创新时代需要创新人才,创新人才需要创业干事空间。要拿出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器量,三顾茅庐、赤脚迎人的热情,当好人才创新创业的“服务员”。要切实为人才“留位子”“加椅子”“搭梯子”,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比例,畅通人才发展通道,让其“名利双收”。

  技术工人,是装备制造业的中坚力量,是传承“工匠精神”的重要载体。当下,面对高技能人才居高不下的求人倍率,面对企业的一片“喊渴之声”,铸好振兴链上的“技工环”在我省已经刻不容缓、迫在眉睫。政府、企业、学校必须要加把劲、再加把劲,唤醒全社会对工人的职业认同。各种评定奖励不要忘了这个群体,做任何事情不要抛弃这个群体,各种待遇要带着这个群体,让他们有社会尊严、职业尊严和人格尊严。只有进企业、上车间成为一件“很有面子”的事,才能技工涌流,产业兴旺。

  有专家指出,“我们不缺乏发展装备制造业的有利条件,关键的问题是:我们究竟有没有坚韧不拔的耐心和意志。”这告诉我们,要实现“辽宁装备,装备全球”的目标,容不得瞻前顾后、畏葸不前,必须坚定信心、保持定力,咬紧牙关、攻坚克难,一以贯之、久久为功。唯此,辽宁装备制造才能“昨日重现”,登顶“珠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