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文化自信 助力全面振兴

28.11.2018  10:03

  40年改革开放,40年光辉历程。

  在这个伟大进程中,我省文化建设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坚定文化自觉,为改革发展助力、为中心工作加油,在不断深化改革中推进文化强省建设、提升文化软实力,为推动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有力舆论支持、强大精神动力和良好文化条件。

  11月27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我省40年来文化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

   加强意识形态建设 凝聚向上向善正能量

  改革开放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加强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全省干部群众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更加坚定、统一、向上。

  多年来,我省坚持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跟进一步,不断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党员、教育群众,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坚持把研究回答新时代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为主攻方向,大力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让理论工作更有味道、更有温度、更有力量。同时,我省紧紧围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积极适应舆论环境、媒体格局、传播方式的深刻变化,精心开展宣传,形成强大主流舆论场,切实做好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的工作,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多年来,通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省上下向上向善的正能量极大凝聚。

  我省坚持把坚定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作为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中之重,通过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落细落小落实,推动全省干部群众把共同价值追求转化为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创造30多个学雷锋“全国第一”,一大批“”字号班组、学校、列车遍布城乡,“当代雷锋”郭明义的爱心团队发展到1100多支、成员近千万人。一批批、一代代先进典型不断涌现,成为全国家喻户晓的模范,成为本行业、本战线的标兵,成为辽宁积极投身振兴发展实践的引领者。

  多年来,持续深化的思想道德建设,推动我省公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

  在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过程中,我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力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积极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诚信建设制度化,广大干部群众的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进一步强化。以“长子情怀、忠诚担当、创新实干、奋斗自强”为表述语的“新时代辽宁精神”,极大激励了全省干部群众集聚正能量、释放新动能。城乡环境面貌、社会公共秩序、公共服务水平、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城乡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沈阳、大连、鞍山、盘锦4市上榜全国文明城市,105个村镇获评全国文明村镇。

   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 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改革开放40年来,在艺术创作生产上,我省着眼于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丰富、更有营养的精神食粮,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大力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辽宁文艺园地百花竞放、硕果累累。

  文艺精品不断涌现。40年来,我省不断健全完善扶持机制,充分发挥文艺评论和文艺评奖引领作用,推出一批又一批带有标志性时代符号、铭刻辽宁“文化指纹”的精品力作,艺术创作水平跻身全国前列。文学、广播、影视、音乐、美术、曲艺、摄影、书法、舞蹈、杂技、民间艺术等各个门类均有一批优秀作品在全国性艺术活动中获奖,囊括了全部中央和国家奖项。其中,79部优秀作品荣获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9台剧目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和“重点资助剧目”,是全国获此殊荣数量最多的省份。

  文化惠民广受好评。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积极推进全民文化素质提升工程,举办11届全省群众文化艺术节,持续开展公益演出季、市民交响音乐周、周末百姓大舞台、“文化进万家”等活动,基层文化团队年均开展文化活动4万余次,参与群众达1300余万人次。深入开展“戏曲进乡村”“戏曲进校园”等活动,推动文化惠民活动与基层群众实际需求有效对接。省人大出台条例,将全民阅读用法律形式确定下来,成功举办7届全民读书节,惠及群众3000余万人次。

  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省委、省政府对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和政策扶持力度,把广大人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得益于始终坚持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开展文艺创作,创演艺术精品。同时,也得益于对优秀人才的发掘和培育。通过扎实推进“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加强“四个一批”文艺人才队伍建设,我省培养和造就了一支有影响力的艺术家队伍。

   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 文化软实力全面增强

  发展是为了人民。

  改革开放40年来,我省坚持把提高文化发展和文化供给质量效益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扎实推进文化强省建设,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迎来了繁荣发展新时代,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

  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整合省直文化事业单位成立辽宁报刊传媒集团、辽宁广播电视集团、辽宁省文化演艺集团,全省文化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文化生产经营机制进一步健全。建立健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推动转企改制文化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造,进一步建立健全了有文化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

  文化产业发展进一步壮大。全省现有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基地69个,动漫游戏企业300余家,规模以上工艺美术企业达105家,2个市被国家命名为扩大文化消费试点城市。文化领军企业发展壮大,中国华录集团入围全国“文化企业30强”,北方联合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入围提名企业名单。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通过大力构建和完善面向社会公众的文化机构和场所,我省基本形成了覆盖全省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系,目前,全省各级公共文化设施已全部实现向社会免费开放。据统计,全省现有文化馆、艺术馆125个,公共图书馆130个,博物馆65个,档案馆152个。村文化室、文化广场覆盖率达到88.5%和53.3%,社区文化室覆盖率达到79.8%。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为99.14%和99.21%。

  体育强省建设进一步推进。以“运动辽宁”为主线,“奔跑辽宁”“攀登辽宁”“追球辽宁”等全民健身九大系列活动涵盖四季,引领广大健身爱好者积极参与其中,享受健身乐趣。体育人才培养成绩斐然,先后培养出29名奥运冠军,获得28枚奥运金牌,居全国首位。辽宁篮、排、足“三大球”综合实力和成绩稳居全国前列。

  对外人文交流进一步加强。以开放坦诚的姿态,我省持续推动省内媒体与日、韩、俄、澳等国外媒体深度合作,积极搭建重要展会、国际文化交流、友好城市交往等对外交流平台,畅通辽宁信息输出渠道,让辽宁的好故事、好声音远播海外,辽宁的“朋友圈”越来越大。

各级公共文化设施全部向社会免费开放
  我省沈阳、大连等4个城市上榜全国文明城市;各级辽宁频道
港口生产忙
  近日,大连湾辽渔深水码头生产作业现场一派繁忙景象。港区码头工人奋战在生产一线,迎来进出口装卸高峰。据介绍,今年以来大连海港口岸对俄贸易量大幅增长,据最新统计,中俄出入境贸易船舶共41艘次,较往年同期增长455%,进口货物12.人民政府
春回大地暖 水稻育秧忙
  天气转暖,春耕备耕到了关键时期,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