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件复印件提供者 仅一成多标注用途

24.11.2016  10:15

  多数人不了解信息泄露渠道

  个人信息治理务必事前防范

  “您好!我这里**服务中心,请问您有贷款的需求吗?”“王女士,您刚刚买的房子开始装修了吗?”……相信很多人都被这样的电话和短信骚扰过。近日,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互联网法治研究中心等单位根据100余万份调查问卷,发布了《中国个人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报告》,让我们结合沈阳市民情况看看应该如何防范?

  超过7成人意识到信息泄露

  在这个调查问卷中,有72%的人已经认识到个人信息泄露问题严重,而且不同性别和年龄人群普遍认可,说明该问题已经具有社会普遍性。而事实上,个人信息贩卖已经成为地下产业链,从源头的个人信息非法采集、黑客侵入,到非法出售、购买、转售再到非法利用

  报告还显示,在日常生活中,证件复印件、快递单和手机是泄露个人信息的重要载体。不过大部分人对此并不了解。

  以身份证复印件为例,当持证人将复印件提供给相关机构时,超过55%的人从不注明用途,28%的人偶尔注明,只有17%的人才会注明。对于快递外包装,高达47%的人会直接把带有个人联系方式的快递单直接扔掉。而对于旧手机,66%的人会选择删除内容后处理掉或者直接给亲友用。

  拉黑推销电话对方换号拨打

  有过像何女士这样经历的人不占少数,记者随机查看了身边朋友的手机。其中一位今年3月份刚换的新手机,到现在8个月时间显示,已拦截了151条垃圾短信和160个骚扰电话。另一位从9月份到现在将近3个月的时间拦截了50多条垃圾短信。家住长白的梁先生告诉记者,现在有很多骚扰电话能绕过手机系统的拦截,他几次给同一个内容的推销电话设置成黑名单之后,对方换号码继续给他打。

  从调查问卷上可以看出,有26%的人每天收到2个以上的垃圾短信,20%的人近一个月来每天收到2个以上的骚扰电话。另有数据显示,今年4月份起开展的打击整治网络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专项行动,截至7月便缴获信息230余亿条,清理违法有害信息35.2万余条。被垃圾短信骚扰或者陌生电话推广,已进入日常生活。

  个人信息保密注重事前防范

  怎样才能减少甚至杜绝个人信息的泄露呢?报告显示,对于个人信息侵害的治理,更加根本的方法是采取防御型为主的模式,通过线上线下各环节的规范来堵住个人信息泄露的源头。而互联网法治研究中心主任林维也表示,个人信息治理应当注重事前防范,胜于事后打击。毕竟个人信息侵害行为发现和查处难度明显大于传统犯罪,导致事后惩罚无法产生足够的威慑力。

  一位从事电商工作的人士告诉记者,其实个人把关是首道关口,不要轻易泄露自己的个人信息,例如不要随意参与网络投票及活动、不要随意蹭WiFi网络等。一旦发现信息泄露,向相关部门举报。

  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邓丽婧

截至上月沈阳市营商办解决企业诉求200件
  本报讯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董丽娜报道截止到Syd.Com.Cn
小区消防通道画上停车位 警方取缔
  沈阳市和平区集贤街38号刚刚引进新物业,Sy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