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大学:打造“文化磁场” 推动公共文化供给侧改革

17.07.2017  10:35

  “我再演示一遍呼吸、发声和共鸣三者的关系,大家注意看。”近日,“论歌唱的基本要素”艺术培训讲座在沈阳大学举行,300余名社区居民在专业声乐教师指导下练习歌唱基本技巧。“我们以前唱歌只知道用嗓子喊,现在学会用技巧发音了,这样的课让我们感到很受益。”学员中来自百乐社区的王阿姨感慨。

  参与艺术惠民“双百万”工程7年来,沈阳大学投入音乐、美术、体育、文学等10余个专业的2万人次师生,开设培训课程20余门,举办文艺演出、书画展览、艺术讲座等800多场,开放音乐厅、美术馆、琴房、画室等场馆500余次,构建了以校内艺术培训为核心,以社区艺术惠民基地为辐射的艺术惠民工作格局,让越来越多的像王阿姨一样的市民从艺术“欣赏者”升级为艺术“实践者”,在文化浸润、艺术熏陶中获得人生的快乐与升华。

  艺术惠民的蓬勃开展,是沈阳大学推动区域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改革的一个缩影。学校将沈阳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要求和周边社区群众对科学、文化、艺术的现实需求,作为学校整合文化资源,满足群众需求,创新服务供给,提升文化辐射能力和品质的目标导向,面向市民举办“沈大讲坛”86讲,为市民搭建了公益性、社会化的文化教育供给平台;学校的图书馆先后在先农坛社区开设了分馆,在高教社区等6个社区建设了图书流动站,图书期刊流动量近8000册,让“阅读”走近群众,打通图书资源从“校门”到“家门”的最后一公里;学校还积极发挥生物学科优势,建设并免费开放沈城唯一一座以现生动物为主的自然博物馆,满足了广大群众对自然科学知识的探求。

  据悉,沈阳大学体育馆目前已面向社会开放,新图书馆等一批地标式公共文化设施已进入项目规划阶段,学校正在推动公共文化供给侧改革的“沈大路径”上多措并举,持续迈进,全力打造具有强大吸引力的“文化磁场”,使“满足需求、创新供给”的优质公共文化服务成为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民生幸福的重要内容,为我市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幸福沈阳”贡献“沈大力量”。沈阳晚报、沈报融媒记者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