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月均消费1243元 钱都花在哪儿了?

30.11.2017  13:30

   大学生月均消费1243元

  零食、饮料和营养品等其他食品是最主要的费用支出项

  日前,麦可思公布“2017大学生消费理财观调查”大学生真实消费状况和理财水平,数据显示,在校生月均消费1243元,一线城市开销偏高。

   在校生月均消费1243元

  北上广深开销偏高

  大一新生小王这几天总会收到快递,基本都是“双十一”期间剁手买下的东西。“我买了一个笔记本电脑,几件衣服和化妆品。”小王说,收到快递的感觉太好了,不过这几天吃饭都素了。

  小王介绍,如果不是“双十一”,平均每月生活费大约在1000多元左右,但是双十一期间,花了5000多元,其中3000元是从家里额外伸手要的。

  数据显示,在校大学生每月平均开销为1243元(不含学费、家庭与学校间往返交通费)。其中,大学位于“北上广深”一线城市的学生月均开销为1378元,而在其他直辖市、省会城市和副省级城市读大学的学生月均开销为1270元,地级城市及以下为1091元。

   三成以上学生生活费不够花

  日常开销主要还是靠家庭

  记者采访了沈城几所大学的学生了解到,他们的日常开销,主要来源还是家庭。也有部分学生靠勤工俭学获得收入。

  大学生小李说,多数时候是和家里要钱,赶上节假日,也会去发发传单赚点钱。体育学院的大学生小陈说,因为她有专业技能,在一些培训结构可以做老师,学费以及生活费都可以自己供给。

  数据显示,88%的学生生活费由父母或亲戚提供,其次为打工兼职或创业。在生活费需求满足度方面,42%的学生生活费能够满足日常需求,并有结余。24%的学生偶尔生活费不够用,7%经常不够用。

  学生生活费不够花,可能由于个体家庭经济情况等因素导致生活费不足,也可能是由于学生对生活费使用缺乏规划。调查显示,38%的大学生不会对生活费的使用进行计划和安排。当生活费无法满足开销时,51%的大学生选择放弃消费,24%的会选择向父母求助、20%的先消费后付款、5%的向朋友借钱等形式满足消费需求。

   近六成学生参与理财活动

  低风险理财占主流

  随着理财方式的丰富和理财金额门槛的降低,大学生也加入理财大军。

  调查显示,57%的学生通过不同形式进行过理财。被调查大学生中,45%选择了一些理财产品,21%的学生选择传统的银行定期存款的形式,购买股票和投资P2P网贷的学生仅占4%和2%。在进行投资理财的学生中,37%学生最看重风险因素,23%看收益和22%看产品声誉可信度。可见大多数大学生投资时较为谨慎理性,低风险的稳健型理财方式占主流。

  但是分析发现,在进行投资理财的学生中,比较关注理财信息的学生仅占18%。半数学生仅“随意看看”理财信息,32%几乎不关注。仅有两成高校有投资理财方面的社团、理财课、讲座或其他理财活动,八成高校从未提供相关帮助。建议高校加强学生理财观念培养,为学生提供更多理财指导。

   购物考虑因素

  价格(83%)

  质量(72%)

  个人喜好(67%)

   钱都花在了哪里呢?

  男生

  男生每月主要消费在其他食品(51%)

  形象消费(30%)

  生活日用品(37%)

  用在通讯/上网费(32%)

  数码电子产品方面(19%)

  社交和娱乐(46%)

   女生

  女生每月主要在其他食品(62%)

  形象消费(62%)

  生活日用品(48%)

  用在通讯/上网费(20%)

  数码电子产品方面(4%)


(责任编辑:李京) 作者:杨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