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环境执法赢得三个第一

09.02.2017  11:13
      2016年,辽宁省大连市环境监察支队在环境执法中累计收缴罚款8152万元,占辽宁省48.9%,下达按日计罚4757万元,占辽宁省41.0%,查处环境违法案件1165件,占辽宁省案件的36.3%,三项数据均为辽宁省第一。

这一数字背后,是支队为守卫大连城市环境做出的巨大努力。通过重拳出击,严格执法,持续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大力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大连让违法者无处遁形。

铁腕执法秉公为民

收缴罚款8152万元,较2015年增长202%;按日计罚4757万元,占全省的41%

2016年5月10日晚23时,大连市环境监察支队执法人员出现在大连甘井子区一处工地。

虽然已是深夜,这里仍然是灯火通明,两台混凝土搅拌车在工地内运转,轰鸣的噪声不绝于耳。

由于建设单位项目安全负责人无法提供夜间施工审批手续,执法人员当即叫停施工,同时下达环境违法行为改正决定书责令其整改。

这只是大连市环境监察支队执法为民的无数个不眠之夜的一个缩影。

为回应公众关切,解决突出环境问题,2016年大连市环境监察支队先后牵头组织了“抗霾攻坚百日会战”“利剑斩污净水行动”等多个专项行动,通过铁腕执法,严厉打击了一批违法排污企业,解决了一批人民群众关注的环境热点问题,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抗霾攻坚百日会战”专项行动中,支队按照从严、从重、从快原则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处罚。

某供暖企业因燃煤锅炉超标被处按日计罚,每天10万元,累计罚款达到100万元。

从2016年1月6日~4月15日,百日会战换来了大连86天的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2015年同期增加11天,优良率达到85.1%,这样的改善幅度在过去供暖季节是非常少见的。

利剑斩污净水行动”以排污口专项检查、重点废水排放企业专项监察、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情况检查为重点。累计查处违法企业157家,停产整治8家,取缔关闭7家,从严、从重、从快打击了一批水环境违法行为,促进全市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此外,通过环境执法大练兵活动,大连全面加大执法频次和力度,规范开展各项执法工作,实现执法能力的跃升,切实做到“应罚尽罚、应送尽送”。2016年全年查处环境违法企业1146家。

严格执法,就要与环境违法企业“斗智斗勇”。

2016年8月2日晚,支队执法人员来到大连营城子街道某食品厂。

其污水处理车间从表面看似乎无任何异常,但入口处的一根水管引起了执法人员注意。水管装有水泵,一端伸入地下处理池,另一端则伸向车间外一个暗井,将污水引流到距离车间越来越远的方向。

这种不符合常理的现象,有很大可能属于偷排污水,监测人员立即从多个池子和排污口采集水样送检。

大连市环境监测中心出具的监测结果显示,该厂污水总磷等污染物超标3.4倍,支队对该厂处以行政处罚2.9万元。

罚款不是最终目的,而是保护环境的手段,能够对环境违法企业起到震慑作用,促使其整改,不再违法排污。”支队执法人员告诉记者。

创新执法破解难题

移送行政拘留案件40起,同比增长38%;移送刑事案件11起,同比增长83%

2016年10月10日傍晚,借着夜色的掩护,6个检查小组悄无声息地从大连市环境监察支队出发,前往全市各电镀企业进行夜间检查执法。

此次检查采取“双随机”抽查方式,各检查小组随机配备环境执法人员2人,环境监测人员2人,公安干警1人,采用抽签方式确定检查区域,采取数据库随机抽取方式确定检查对象。在出发前最后一刻才将36家受检企业名单分发给各检查小组。

这种方式既锻炼了执法队伍快速反应能力,也确保了检查执法的保密性、公正性。

两周后,大连市环境监察支队接到群众举报线索,大连金州西海垃圾填埋场私设管道排放渗滤液污染环境。

支队立即采取“三不一直”执法方式,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及时收集证据,查实企业违法行为并依据相关规定,将案件移送大连市公安局内保支队。

目前公安机关已对西海垃圾场负责人采取强制措施,予以行政拘留5日的处罚,这也是大连市第一起政府主管的公用事业企业单位负责人被行拘的案例,在全市引起巨大震动。

据了解,2016年以来,大连市环境监察支队在执法检查中创新性地采取“双随机”“三不一直”等执法方式,对排污企业定期开展夜间检查和节假日突击检查,从严、从重查处一批非法排污、超标排放企业,对符合条件的坚决移送公安机关,并对查处的违法行为予以媒体曝光。

大连通过创新执法方式,随机抽取污染企业和执法人员,杜绝人情执法和任性执法,提升了执法效能,让环境执法更阳光、透明。

2016年,大连市共查处环境违法案件1165件,占辽宁省案件的36.3%,移送行政拘留案件数40起,同比增长38%,移送刑事案件数11起,同比增长83%。

科技执法提质增效

无人机分辨率最高可达0.08米,2016年下半年全市无一处秸秆焚烧起火点

面对当前环境执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传统执法手段已越来越难以适应新要求,大连市环境监察支队与时俱进,执法队伍中不断涌现出“新面孔”,有效提升了执法效率和质量。

2016年11月初,在一家企业检查时,大连市环境监察支队二大队副大队长曲南溪熟练打开手中的移动执法终端,直接调取其中的污染源信息查询企业相关情况,在移动执法终端的屏幕上,企业所在地、排污状况、历次检查情况等信息一览无余。

检查过程中,曲南溪根据实际需要,从终端中调取了相关环保法律法规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等数据,移动执法终端中的检查记录模块还为其提供了询问笔录和勘察笔录模板,大大提高了现场笔录制作的效率。

自2016年10月起,大连市环境监察支队全面启用移动执法终端,该终端所使用的执法软件由市环保局为适应环境监管新形势,提高执法效能,结合现场执法工作的实际自主研发。

前不久,大连市环境监察支队工作人员赴普兰店区皮口街道检查秸秆禁烧工作。

随着一阵“嗡嗡”声响起,一架8旋翼无人机飞向天空,开始空中巡查。

控制器上的屏幕实时显示图像信息,还可进行高清录像、拍照,借用GPS定位,附近的乡村、田地有无焚烧秸秆现象,可以看得一清二楚。

利用无人机可快速、准确地进行定位和取证,采用俯视角度进行巡查,可视范围3公里左右。”大连市环境监察支队三大队大队长张明文介绍,无人机航拍获取的影像资料分辨率最高可达0.08米,飞行高度一般控制在100米左右,相当于站在30层楼顶往下看。

据介绍,目前无人机已累计飞行约20小时,总覆盖面积达1000余平方公里,为巡查秸秆焚烧情况提供了有利依据。2016年下半年,大连全市无一处秸秆焚烧起火点。

下一步,大连市环境监察支队还将扩大无人机的使用范围,对火电、热电、水泥行业和有机废气污染企业等涉气污染巡查;对工地、道路、矿山、沙场、运输车等涉扬尘污染巡查;对重点流域、重点排污口、饮用水水源水质和区域内破坏、污染环境行为巡查,充分发挥科技优势,助力环境监察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