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走出转型创新发展新路

31.07.2017  09:53

  □张弛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当下,以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百舸争流的恢弘时代为大背景,以实现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重如泰山的国家使命为主旋律,沈阳该如何打破瓶颈、冲脱束缚,谱写出胸怀博大、立意高远、激荡人心、鼓舞斗志的振兴发展乐章?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易炼红一语中的提出,要不负省委李希书记寄予的在辽宁新一轮振兴发展中打头阵当先锋、当好排头兵的殷切期望,沈阳唯有坚定不移走转型创新发展之路。

  转型从何处转?创新从哪里抓?在连日来马不停蹄的调研中,易炼红关于转型创新发展的思路理念、目标任务、路径举措层层浸染,逐步清晰可见,也终将铺展成沈阳新一轮振兴发展的生动画卷。

  重大项目是转型创新发展的“推进器”。不抓项目建设,发展实现不了,民生改善不了,城乡品质提升不了,再美的蓝图也是空中楼阁,再好的承诺也是一纸空言。

  “机者如神,易失难得。”当前,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劲头抓项目已经逐步成为沈阳干部的思想共识和行动自觉。实践证明,抓好项目建设必须强化“项目为王”的意识,以更大的决心、更宽的视野、更好的机制抓好项目的引进和培育。在这一过程中,要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抓项目,扭住那些高端化、成长性好的项目,让更多的大项目、好项目夯实转型创新发展的“四梁八柱”。要坚持不懈优化营商环境、呵护企业发展,千方百计解决好那些影响项目落地、开工、建设的各类问题,努力提供更加灿烂的阳光、更加滋润的雨露、更加适宜的土壤。要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以项目建设评绩效、论英雄,用硬指标推动大突破,用新机制强化理解力、执行力和创造力,在全市打响项目建设比学赶超的“擂台赛”。

  重点园区是转型创新发展的“主战场”。建好主战场、打赢主战役,园区必须担当主力军、打好主动仗,让转型创新发展的棋子在园区落子、落地、落实,为沈阳未来发展拉开具有生长性、爆发力的大格局。

  一个园区,就是一片产业“森林”,既要有“顶天立地”的大企业支撑,也要有“铺天盖地”的中小企业扎根。要充分释放龙头企业对优质要素资源吸纳力强的优势,积极引进配套企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大力实施集群式项目满园扩园行动,推动园区经济向规模化、集群化发展,在“聚沙成塔”中做大做强。要积极开展两型化管理提标提档行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配套,提升园区整体品质,促进产城有机融合,使园区由单一的产业区向现代城市经济“综合体”转变,坚决防止因配套上的“先天不足”沦落为“空城”。

  优势产业是转型创新发展的“大动脉”。沈阳转型创新发展能否呈现出生龙活虎的局面,关键要看产业这条主动脉是否畅通。沈阳必须立足自身优势,着眼于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扬长补短,聚优成势,切实打造产业发展高地。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沈阳做优产业的一体两翼。一方面,要全力以赴抓提升,推动传统装备制造业向智能化、高端化、服务化转型升级,不断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产业的竞争力,努力抢占“微笑曲线”两端。另一方面,要着力培育新动能,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新动能产业链和生态圈,努力在智能制造、现代服务业等方面实现更大突破,全力打造千亿级、数千亿级产业链。创新是产业发展的“催化剂”。要紧紧依托沈阳的科技和人才优势,积极构建创新体系,不断释放创新活力,让创新创造成为推动新一轮振兴发展的鲜明特质和有力法宝,为转型赢取主动,为发展积蓄力量。

  深化改革是转型创新发展的“动力源”。当前,沈阳全面深化改革已经到了攻城拔寨、闯关夺隘的关键时刻。无论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三去一降一补”要求,还是深化国企国资、科技创新等领域改革,都有不少“硬骨头”要啃。改革关头勇者胜。越是攻坚克难,越要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越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毅力,迎难而上,稳扎稳打,积小胜为大胜,以改革之变催生发展之变。

  沈阳应用好用足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自主创新示范区、辽宁自贸试验区沈阳片区等国家级重大改革试点带来的机遇,在极具含金量的政策措施中汲取养分,在建设国家战略平台中做强优势,立志闯出一条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路,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为沈阳转型创新发展厚植动力、焕发活力。我们要鼓励广大干部大胆探索、敢闯敢试,在改革中检验和锻炼干部,健全为敢于担当者担当、为敢于负责者负责的良性机制,营造支持改革、崇尚改革的浓厚氛围。

  风物长宜放眼量。创新改革的时代和振兴发展的使命,给了沈阳无比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只有干出来的精彩,没有等出来的辉煌。相信只要沈阳人上下同欲,以“马上办”和“钉钉子”的精神,撸起袖子加油干,沈阳一定能在转型创新发展中求得大突破、收获大成效;一定能于更高处放眼,向更远处迈进,在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征程中再展雄风、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