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们缝补衣裳曾用过它

15.04.2017  07:30

  珐琅顶针

  古代红木线板  李浩摄

  本报讯(沈阳日报、沈阳网记者陈凤军)“看看,这是战国时代的骨针、青铜顶针和针筒、铜剪刀、铁柄锥子。”4月14日,中国女工艺术展在产业金融博物馆一开幕,立刻吸引了许多人的目光,其中大多数中青年人,对这些古代女工用品感到相当陌生。因为,只有他们奶奶辈以上的老人才认识。

  本次展览有数百件展品,分为两个部分:早期的女工产品,如服装、鞋帽、绣品、荷包、枕头顶等;女工使用的工具,如针锥、针筒、顶针、剪刀、针拔、线板、熨斗、木尺、纺锤、针线、笸箩等。每一件展品都让人觉得新奇。

  女工,也被称之为女红、女功,它多指女子所做的针线活,如缝纫、刺绣、拼布、贴布绣、剪花、纺织、编织、浆染等。女工是一种材料美与人手巧的结合艺术,而这项技巧一直都是由母女、婆媳之间世代传袭而来,因此又被称为“母亲的艺术。”

  女工体现了历代中国妇女的聪颖智慧和文化创造。有些技艺还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元代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楔子就有这样的话:“只生得个小姐,小字莺莺,年一十九岁,针指女工,诗词书算,无不能者。”也就是说,崔莺莺可不是一般的女孩子,包括女工在内,她什么都会。

  其实,早年评价一个女子的标准有四项:“德、言、容、工”。其中的“工”就是指女工,由此可见女工技艺对当时一位女子是多么重要。

截至上月沈阳市营商办解决企业诉求200件
  本报讯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董丽娜报道截止到Syd.Com.Cn
小区消防通道画上停车位 警方取缔
  沈阳市和平区集贤街38号刚刚引进新物业,Sy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