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终以人民需求为价值坐标

22.10.2015  07:52

始终以人民需求为价值坐标

———一论贯彻落实《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

  从历史经验来看,文艺事业的发展与繁荣从来不能离开人民,判断一部文艺作品优秀与否的标尺从来都掌握在人民手中。人民,在过去、在当下,以至未来,始终是我国文艺事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关键词。

  一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文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是讲话的一条主线,亦是要义。近日,中央正式发布《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全文,再次明确指出“人民的需要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衣食父母”。从总书记讲话到《意见》的出台,我国文艺事业今后的路向已经非常明确,即坚定不移地发展为人民服务的社会主义文艺。

  为人民服务,是辽宁文艺的光荣传统,是精品力作持续涌现的重要凭借。一年来,在讲话精神的指引下,我省广大文艺工作者发扬传统,牢牢把握“人民需要文艺,文艺需要人民,文艺要热爱人民”这一根本原则,不断走到人民中去,了解人民的需求,努力为人民而抒写。为创作国画《黄河雄姿》,画家吴云华、王宏行程4000多公里探访黄河,感受当地百姓对黄河的情感与理解;编剧钟一鸣、刘雪、金妍、史君军、常艳玲,为了写出真正能够表达孩子所思所想的儿童剧,扎根校园3个月;一批中青年文艺理论研究者走出书斋,与各类人群面对面讨论、交流,就是为了真正触摸到大众的文化心理。践行讲话精神,为辽宁文艺带来了崭新的气象。《意见》的出台,更进一步为辽宁文艺的发展明确了方向、提供了抓手。

  “闭门觅句非诗法,只是征行自有诗。”远离生活,悬空于土地之上,置人民需求于不顾的文艺创作,所得之果必定是无法产生同心共鸣的无筋骨、无道德、无温度的作品。人民生活蕴藏着文艺原料的丰富矿藏,只有顺应人民意愿、反映人民关切,文艺才能有价值,有生命。

  需要强调的是,人民的精神需求并非一成不变。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对文化产品的质量、品位、风格等的要求在不断提升。文艺要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坚持以人民需求为价值坐标,如此,才能创作生产出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

沈阳市和平区打造沈水之阳文旅创意产业带
  6月6日,在和平区文旅局指导下,辽宁频道
沈阳市第三届市民运动会6月11日开幕
  辽沈晚报记者王琳报道 沈阳市第三届市民运动会开辽宁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