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提宜居城市内涵:“办事不求人”

10.02.2015  12:51

如何让沈阳成为宜居城市?有政协委员认为,理想状态起码应该是“办事不求人”。现实中,人们的感受往往是,从出生到死亡处处都要求人,有的是不求人真办不了,有的则是求了人给了红包才能安心。而被求者往往也有自己的苦衷,比如医生拒收红包患者不放心,老师拒收红包家长不放心。此类怪现象如何才能从生活中去除,“办事不求人”如何成为新风气?专家表示,这需要制度和机制的完善,需要社会管理者的智慧。

四大求人事

教育:从幼儿园到高中步步求人

张丽蓉家庭不富裕,和丈夫两人都是企业普通职员,上一辈老人也没啥根底,靠不上。可在这一家人看来,再难也不能亏待了孩子,尤其是上学这件事。

今年儿子念高三,回想起陪儿子一路成长的岁月,张丽蓉感慨地总结说:“那就是步步求爷爷告奶奶的。”“幼儿园是人生的起步,那我儿子必须上好的呀。”张丽蓉说。但因为“下手晚了”,等快上幼儿园的时候,所有大型公办幼儿园都说满了。于是,家里的七大姑八大姨能够上的亲戚朋友挨个求,求帮着联系个人,进好的公办幼儿园。

最终幼儿园是进去了,可三年后,因为没有买好的学区房,上小学又得托人花钱才上的名校,接下来的初中还是要找人进名校。

好不容易初中毕业了上高中就能自己考了,可儿子一不小心没考好,没能考上理想高中,这下又是找人花了一笔钱,“才让儿子上好大学的路能够更顺利些”。

审批:盖133个公章 仍未通过审批

今年省两会期间,一位省人大代表在沈阳团参与审议时表达了“涉及企业的审批项目,不找人很难办”的意见,称涉及企业的一个项目,原来审批需要跑3个部门,每部分需要1天时间,在审批流程整合后,一个部门受理3个事项,但审批时间需要6个工作日,时间反而更长,办事更为繁琐。

另一位代表则表示:“你的单位能找人,审批6天能办下来,我的企业需要的时间要半个月!”

这并非个别现象。去年,锦州市机关作风百日整治行动领导小组发布的《全市机关作风百日整治行动通报》,其中锦州市养老综合服务中心公益项目审批历经8个月,涉及39个单位,加盖了133个公章,仍未完成审批工作。这个计划于2014年5月1日动工的公益项目,迟迟无法开工。对此,纪检监察部门将对审批工作跟踪深入调查。

同年11月,辽宁出台《建设工程项目审批流程图》,将建设工程项目审批流程整合为立项、用地审批、规划报建、施工许可和竣工验收5个阶段,统一受理申请材料,统一组织其他审批部门开展并联审批,在流程限定时间内,完成审批并统一告知项目建设单位审批结果。

改革使建设工程项目审批由275个工作日缩短到40个工作日左右,成为辽宁在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的创举。

医疗:求人给“辛苦费”才更安心

今年1月,36岁的陈先生喜得千金,为了能让妻子生产顺利,他提前一个多月,找到自己的老同学帮忙联系了生产医院的医生,并在手术前,给医生、麻醉师分别包了一份“辛苦费”。而对陈先生来说,在医院托关系、求人再平常不过了,身边不少人都这么做。“在得知妻子怀孕后,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去医院做产检,第一次没找人,从挂号到最后离开医院,整整花了大半天的时间。所以后来每次检查我就只能托关系,省去了站排挂号和等着叫号的时间。”陈先生说,“但我也发现,除了在时间上有节省外,医生的看病效果是一样的。”

在就医过程中,同陈先生一样选择求人托关系的不在少数,可以说这甚至成为一种文化和习惯。徐女士父亲要做胆摘除手术,从身体状况和医疗条件来看,手术风险极小。在手术前,徐女士特意找到了主刀医生,给了红包,“不给总觉得不安心,给了心里就有底了。”这句话也说出了不少人的心声。

整体来看,这其中有医疗资源不均衡的问题,也有医患信任未完全建立的因素。为解决这种看病难、求人找关系的情况,分级诊疗制度、预约挂号等制度都在逐渐铺开,但在目前,仍未从根本上解决以上难题。

就业:不求人也找到一份好工作

林可2014年本科毕业,由于家在外地,找工作主要靠个人实力,为了能在沈阳扎根,他开始了海投战术。经过多次笔试和面试后,他最终凭借自己大学期间优秀的表现,进入了沈阳一家大型国企,入职月薪4000元。

同林可一样,靠自身能力找到一份可心工作的人也并不在少数。但也确实存在通过求人走捷径的情况。据麦可思统计,2013届大学毕业生中,初次求职成功的渠道最主要的为以下三个:“通过朋友和亲戚得到招聘信息”的占到23%;“本大学的招聘活动或发布的招聘信息”占20%;“通过专业求职网站”的占到18%。“直接向用人单位申请”,“通过媒体看到招聘信息”分别占到13%、8%。

为了能规避托关系、求人就业等情况,近年来全国诸多大型企业都在求职者简历筛选和面试中设置了更缜密的环节。如国内某银行,在简历筛选时对学历和专业的设定更为严格,在最终面试时,由两省互相交换面试官,再分别配置几名总部的工作人员,让面试结果更为公正。

在近年的公务员面试中,考官与考生在面试前临时双抽签的方式,也是为了能让面试结果更阳光。

被求者的无奈

解决求人送红包 也要有强硬的手段

某三甲医院医生:“医生收红包真不是什么新鲜事,从我自己来说,收过,也拒绝过,也遇到过拒绝不成的无奈。有很多患者跟我说:‘您不收我们看病都不安心。’我觉得解决求人送红包这件事,不能光从医生职业道德角度去约束,更要有强硬的手段,比如发现一起直接吊销医生资格。如果真能做到,自然没有医生敢收红包帮人办事,拒绝患者时也有更充分的理由。 ”

人情上的事影响到正常工作的精力

某重点初中校长:“每年一届学生毕业后,我的常用手机都要关机一个阶段,因为找我办学生的太多了,我们也很困扰,有时候这些人情上的事都影响到正常工作的精力。 ”

不求人也能办成事

虽说有人觉得不求人给红包办不成事,但另一些人却用亲身经历证明了不求人也能办成事。

“阳光分班”不花钱找到好老师

赵志颖的女儿去年上小学,上学之前身边好多人劝她赶紧给校长上点礼,给女儿分个好老师。为这事赵志颖犯愁了好久,跟校长也不认识,冒失地去送礼被拒绝了多没面子。

想了好久,赵志颖才彻底放弃了送礼的想法,因为跟学校打听过几次,得到的答复是“阳光分班”。赵志颖决定相信学校。

等到电脑排分班的当天,让赵志颖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竟被选为监督代表,整个过程都在她的监督下进行。

更让赵志颖欣慰的是,孩子上学后说非常喜欢班主任老师,每天上学都乐呵呵的。

没给红包 父亲手术照样成功

去年春天,尤伟民的父亲因为急性阑尾炎被送到附近医院急救,听医生说情况紧急需要立即手术。尤伟民立刻想到得赶快取钱给手术医生红包。他的印象中,不给手术医生红包,这手术做成啥样都不托底。

父亲进手术室前,尤伟民取了2000元卷个卷儿追到手术医生跟前,偷摸塞给医生,没想到医生扔下钱说了句“不用”就跑进了手术室。

整个手术过程,尤伟民都是坐立不安,想着这红包没送出去的事。父亲被推出手术室后,尤伟民还是想找机会给医生红包但一直被拒绝。还好父亲康复很快,证明手术也很成功,尤伟民感慨地说:“看来,看病也不是像人们说的那么难。”

“进大国企儿子没用我找人”

很多家长担心孩子寒窗十几年最后却找不到好工作,于是孩子大学还没毕业就开始到处求人帮联系工作。

但去年毕业的刘世琦认为,其实找工作并没有人们说的那么难。

刘世琦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学的是并非优势学科的中文,但毕业后他很顺利就在一家大型出版社找到了工作,待遇也还不错。母亲一直引以为傲,常跟别人说:“进大国企儿子没用我找人”。

他的身边大多数朋友也是凭自己找的工作,没用家里帮忙。

专家观点

教育专家:于永昌(沈阳市教育专家)

着力教育均衡 促沈阳“择校热”降温

可以说,近年来沈阳从幼儿园到高中,全方位推出一系列举措,用意就是让更多孩子享受优质教育资源,使“择校热”降温。

之所以出现择校热,是因为优质教育资源稀缺,而人们又都想让自己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

针对这样的矛盾,沈阳市近年来加大教育投入,每年都通过新建、改扩建普惠幼儿园增加万余学位。

在小学、中学教育方面,从2012年秋季开始,为了解决“择班”热,沈阳市小学一年级和初一年级新生开始实行“阳光分班”。电脑随机分班,家长代表现场监督,保证了分班公平。此外,各区教育根据自身条件,开展集团化办学,以强带弱,好老师在集团内各学校间交流,不仅使“择校热”降温,更让教育得到了均衡提升。

通过渐进式扩大省重点高中的指标到校比例,更多薄弱初中的学生能公费进入优质高中就读。

通过这些措施,沈阳市教育正向着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家长们也就不用求人或可以少求人了。

行政专家:孙庆国(辽宁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辽宁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主任)

正常的事不求人 不正当的事不应办

求人办事违背了规则意识。以前办事看感情,现在要看法律法规,这是一个底线和红线。法制有一个循序渐进的发育期,在这个过程中办事的程序、条件、结果将都可以拿到桌面上来,是公开的。

从百姓角度来说,现在整个社会的大环境法治思维、意识在逐渐形成。从制度上来说,还要逐渐简化办事程序,减少审批材料,缩短办事流程。任何一个制度和规定,都应该是便民的、合理的,这也就是所说的良法善治。

办事不求人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是正常的事不求人,正常办;另一层指的是不正当的事不应办,这样的事,如果办了,就是违背原则。

要想规避这两种求人办事,在制度健全的同时,还要加大打击和惩罚的力度。建立更为畅通的监督和投诉渠道,保证法律和制度的执行力。

社会学家:徐祥运(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社会研究所所长)

治理水平提高将逐渐消除“办事求人”

从传统文化和习俗来说,中国属于熟人社会,“求人办事”在我国有着深刻的历史基因和传统,最为广大受众所知的要追溯到“求青天大老爷”,“求包青天”。

然而,这其实是缺乏法律,缺乏制度的具体表现。在缺乏制度规范的环境里,不认识人可能办不成事,找不到认识人的就无可奈何,甚至完全办不成事。这些都是不正常的现象。

很多人会从传统的角度,强调中国人特别重视人情交往,认为这是“托人办事”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实这不客观,大多数“求人办事”都是给当事人带来沉重的心理压力,不仅与法治社会的建设目标相悖,而且完全有违社会公平。

经济学追求效益,社会学则追求公平,“求人办事”易使占有资源者滥用权力,而让弱者因为得不到资源趋向更弱。不平等会引发诸多社会问题。

随着目前对各个行业的整治,随着大气候的好转,相信个别行业的“办事求人”都将减少,最终令每个社会成员都减轻心理负担,真正实现顺畅生活。

首席记者 徐月姣 经淼 记者 王莹 兰晓玉 康馨月

(文中部分当事人为化名)

截至上月沈阳市营商办解决企业诉求200件
  本报讯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董丽娜报道截止到Syd.Com.Cn
小区消防通道画上停车位 警方取缔
  沈阳市和平区集贤街38号刚刚引进新物业,Syd.Com.Cn
想发财动起歪脑筋 男子获刑
  从网上四处搜集下载淫秽视频存在网盘上,Syd.Com.Cn
高校毕业生县域就业房补最高6万
  沈阳市对在县域内就业创业的全日制博士、硕士和学Sy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