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二季度10个人争9.2个岗位 用工荒长期存在

18.08.2016  14:02

  全省二季度10人争9.2个岗位,招聘企业中超八成为民营企业,外资企业招聘人数增1.28倍。

  昨日,辽宁省就业网发布了全省二季度人力资源市场供求状况分析,对全省14个市各级人力资源市场采集的数据显示,2016年二季度全省总需求(即招聘人数)为51万余人,市场总供给(即求职人数)为55万余人,求人倍率约为0.92。

  高技能人才短缺

  用工荒长期存在

  受经济形势和结构调整影响,一季度求人倍率降至0.87,达到2015年一季度以来最低点。二季度,全省供求状况呈稳步回升迹象,供需人数环比大幅增加,增幅分别为38.2%和30.1%,求人倍率从0.87升至0.92,这表明全省劳动力供需矛盾有所缓解,就业形势呈逐渐回暖态势。另一方面还应看到,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仍旧存在,高技能人才短缺。辽宁作为装备制造业大省,对各类技能人才需求强劲,但由于各方面条件影响和制约,我省技能人才数量和质量有限,技工荒问题长期存在。二季度数据显示,具有技术等级或职称的求职者求人倍率均大于1,各类技能人才仍然走俏。与此同时,约六成求职者没有任何技能,求人倍率为0.48,10个人争4.8个职位,竞争极其激烈。拥有中级以上技术能力的技能型人才只占求职人员的5%,其求人倍率平均达到1.6以上。

  民企用工需求

  占全省总需求八成以上

  在招聘企业方面,民营企业用工需求旺盛,外资企业吸纳就业潜力巨大。数据显示,我省民营企业的用工需求一直占全省总需求的八成以上,二季度占用工总需求的87.9%;同时,二季度我省招商引资加强,外资企业用工需求出现强劲反弹,招工人数为5.4万人,环比增幅为128%;而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这四类最受求职者青睐的企业需求比重仅占1.38%,同比下降0.89个百分点。

  沈阳销售类岗位

  供求缺口较大

  全省各地区之间供求关系也存在差异。大连、鞍山、抚顺和丹东4个市供求状况较好,求人倍率分别为1.07、1.03、1.05和0.99,而其他10个市供给大于市场需求,求人倍率均小于1,沈阳为0.91。

  在岗位方面,沈阳、大连、葫芦岛市销售类岗位供求缺口较大,求人倍率分别为3.94、4.11和4.03,表明了人力资源市场中每1个求职者可以在4个岗位中挑选工作,呈现岗位供大于求的状况;而大连、抚顺、丹东市行政类岗位呈现供过于求的局面,求人倍率分别为0.28、0.27和0.29。

  三季度高校毕业生

  就业压力较大

  预计全省三季度人才供求关系变化不大,将保持稳定,但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依然较大。三季度,大量应届毕业生与往届未就业毕业生、各中职毕业生、新成长劳动力交织在一起,将会出现高校毕业生总量性矛盾和暂时性的摩擦性失业比较突出的现象。同时,我省处于转型时期,急需大批“三高”人才和“三创”人才。因此,未就业毕业生可以在招聘主力军的中小微企业中实现先就业后择业,为转型为“三高”、“三创”人才做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