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焦虑令老年男性更易相信骗子(图)

05.11.2015  07:14

  95%以上男性老人对保健品舍得投入

  90%以上老年女性

  对免费或低成本体检、算命等感兴趣

  能治疗风湿关节炎的床垫、能抗癌的水壶、能增强免疫力的核酸胶囊……五花八门,买这些东西几乎花去了某些老人一辈子的积蓄。这些就发生在你身边的真实故事,让你会觉得不可思议“为什么骗子专挑老人骗,而且几乎90%以上的被骗者都是男性老人,这还有规律吗?”

  11月4日,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采访了心理专家,解析老年男性成为骗子下手的主要对象群体的原因。

  调查:老年男女消费特点差异大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无论城乡,老年男性与女性的消费状况均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数据显示:女性老年人的月消费总支出低于男性;女性在饮食、食品、居住等最基本的生活消费支出比例往往高于男性;中、高消费人群的比例明显低于男性。

  “95%以上的男性对高价保健品、增强免疫力的核酸胶囊、人参等高级补品感兴趣并舍得投入;90%以上的老年女性对免费体检、玄学算命、无成本或低成本的偏方食材感兴趣。”

  这是记者在今年5月国内一家老年杂志进行的“全国老年人消费调查”中了解到的。

  解析:老年男性被骗的心理动因

  都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为何有些饱经风雨、阅历丰富的老人,却反倒成了破财吃亏、受骗上当的“老糊涂”呢?

  著名心理专家周永梅认为,“人到晚年,会更加希望与他人建立起紧密的联系,而信任他人无疑是和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的重要前提;同时,对他人的信任也使老年人更愿意向他人请求帮助。老年人无人陪伴和缺乏关怀,给了骗子乘虚而入的机会。中科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对29个城市的4945名城市社区老人做抽样调查发现,近四成老人存在抑郁问题,比起一二十年前有明显提高。这些有抑郁问题的老人又成为骗子的关注点。”

  周永梅说:“传统文化认为男主外女主内,女主内更强调的是家庭内部的建设,比如柴米油盐、吃穿住用等,而家庭的经济投资、买房购车等大事通常由男性决定,因此男性在社会上的经济收入、社会资源比女性高,所以男性在经济上的可控权大一些。”

  周永梅说,“男性有愿意承担的心理状态,比如买保健品等,不仅仅为自己买,也为老伴、孩子等亲人购买。从性别角色来看,男性比女性的死亡焦虑更大,男性进入青春期后对自己的身体自恋自信更强,但是进入老年阶段后,由于长期以来的身体过度消耗,导致老年男性的死亡焦虑更大。为了缓解死亡焦虑,老年男人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购买‘抗癌产品’、‘能增强免疫力的核酸胶囊’上来。尤其是有病的老年男性,内心的恐惧更大,得病后希望自己尽快好起来,保健品就成了老年男性的救命稻草。”

  最后,老年男人的情感更脆弱,更需要陪伴、倾听、照顾、欣赏、崇拜等。一旦卖保健品的人给了他们这些平时没有被满足的需求,老年男性的购买欲望就被激发起来了。

  改善:“向内求”是保健康关键

  周永梅说:“既然骗子都能把握老年人的情感脉门,利用他们的空虚与悲伤,老人的家属不妨向骗子‘学习’这一点,营造关爱、尊重老人的情感氛围,重建其乐融融的养老环境。而对于膝下无后的空巢老人,社区应当加强对他们精神生活的关注。”

  周永梅说:“老年人自身也需要练习“防骗内功”。通过报刊、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开阔视野,尤其是多看一些法制类节目和文章,社区内黑板报、宣传栏、标语等,老人可以了解当前多发的各类诈骗手法,加强对诈骗伎俩的识别能力,从别人上当受骗的经历中汲取教训。”

  周永梅说:“在经济投入上一定要谨慎小心,在理性层面上,老年男性要告诫自己小心各种经济欺骗的陷阱。健康是一个系统工程,与饮食、心态、情绪、家庭关系等都有关。老年男性要练静功,向内求,看书、写字,适度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

  沈阳晚报、沈阳网主任记者吴强

截至上月沈阳市营商办解决企业诉求200件
  本报讯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董丽娜报道截止到Syd.Com.Cn
小区消防通道画上停车位 警方取缔
  沈阳市和平区集贤街38号刚刚引进新物业,Sy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