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先心病孩子捐的款咋被退回了?家长自己负担

06.06.2015  09:42

  随着微信的兴起,微信募捐逐渐流行,有图有真相,很多人踊跃捐款。近日,市民张女士在微信上就为一对早产双胞胎捐了款,当时她还将信将疑,生怕上了“爱心诈骗”的当,但两天后,她却收到了退款,原因是孩子转危为安,双胞胎的妈妈将不相识的网友捐款一分不差全部退还。

  看到募捐帖,虽怕被骗还是捐了

  市民张女士的女儿刚两个月,上周,一直在家休产假的张女士在微信上看到一则募捐帖,说是一对双胞胎因早产再加上先天性心脏病急需30万手术费,希望得到爱心人士的帮助。

  “自从当了妈妈后就听不得这样的消息,心里特别难过。”6月5日,张女士告诉记者,看到募捐帖后她心情一直不好,想为可怜的孩子做点什么,于是,她向募捐账户中打了200元,并在自己所在的微信“妈妈群”里号召大家也捐款。“一些妈妈对这事虽然怀疑,但大家还是将信将疑的一共捐了900元,虽说钱不多,却是一片心意。”

  捐款两天后,钱却被退了回来

  钱捐出去了,但“妈妈群”里对此事一直议论纷纷,很多人都持怀疑态度。让大家意外的是,昨天,群里突然收到一个“红包”,里面包了900元钱。原来,双胞胎妈妈把捐款退了回来。

  “孩子的病情有了好转,现在不用手术了,我想把钱退给大家,你们都有孩子,处处需要钱,十分感谢。”退还捐款的同时,受捐者还在群里留下了这段话。

  原来,家住承德的李东军、李韦夫妇今年5月6日生下一对双胞胎女儿,但因早产,两个孩子出生后就出现呼吸困难,检查发现心肺发育不全,只能送进保温箱,每天近万元的医药费让这对农村夫妇负担不起,几天下来,就花光了所有积蓄。

  不想,医生又告知孩子有先天性心脏病,必须转到北京手术。

  为了不让两个还没见过父母的孩子离开世界,他们的朋友制作了一条微信在网上转发募捐。

  孩子病情好转,自己负担费用

  昨日,记者通过电话采访到了双胞胎的妈妈李韦。

  记者:“孩子现在怎么样了?”

  李韦:“转院到北京后两个孩子的病情出现了好转,老大前两天已经出院回老家了,这是我第一次和她见面。但老二从生到现在我还没见过,她现在因患肺炎住在北京医院的重症监护室里。”

  记者:“怎么把钱都退了回来?”

  李韦:“当时医生说需要30万手术费,我们实在没办法才在网上发起募捐,现在情况好转无需手术,治病的钱我们尽量自己负担,这些钱都是陌生人捐的,大家素不相识,谁家都需要钱,挣钱不容易。大家的爱心让我感动,但我还是想把钱还回去。”

  李韦说,募捐帖发出后自己一共收到朋友捐款7200元,陌生网友捐款2000元。昨日,她已将陌生人的捐款都退了回去,朋友的钱也一一记账,以后都会还。

  “微信募捐”

  能有效监管才能让人更放心

  收到李韦夫妇的退款后,“妈妈群”里的妈妈们都在感叹,有说自己之前怀疑太多余,也有的说正是由于“爱心诈骗”过多才让自己不敢随便献爱心。张女士告诉记者,自己的微信朋友圈中经常能看到募捐帖,但也常常因为怕上当而放弃。

  其实,社会的爱心不曾冬眠,只要找到信任的载体,这份爱与善的力量就能喷薄而出。“微信募捐”之所以引起关注,正是在于微信朋友圈是一个小型的熟人社会,再加上发布的信息“有图有真相”,信任便由此产生。但通过朋友圈募集善款,无法遵循专款专用原则,明确获赠资金的用途和去向,所以,缺乏监督管理,募集资金就没了安全保障,这才引来各种非议。因此,有效监管才能保护爱心。

  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吕佳

截至上月沈阳市营商办解决企业诉求200件
  本报讯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董丽娜报道截止到Syd.Com.Cn
小区消防通道画上停车位 警方取缔
  沈阳市和平区集贤街38号刚刚引进新物业,Sy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