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钧窑天青釉梅瓶里的“光阴故事”

05.03.2018  12:55

  钧窑梅瓶

  辽宁省博物馆收藏有一件宋钧窑天青釉梅瓶,此瓶高39.7厘米,腹径18.9厘米,口径5.7厘米,底径10.6厘米,唇口,细短颈,丰肩,瘦腹,卧足,灰瓷胎,坚实厚重。满施天青釉,釉面有开片、蚯蚓走泥纹和棕眼,足根露胎。该器造型气势雄伟,施釉肥厚,是宋钧窑瓷器中少见的精品。解读此梅瓶的前世今生,便会延展开一幅关于钧瓷历史的光阴画卷。

   入窑一色

  出窑万彩

  钧瓷发端于东汉,兴于宋,凭借“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窑变,稳居中国“五大名瓷”之首,素有“黄金有价钧无价”和“钧瓷无对,窑变无双”之美誉。

  出产钧瓷的钧窑,也叫钧台窑,其风格是将柴窑和鲁山花瓷的风格兼容并包,自成一派。烧造钧窑瓷器的古代工匠创造性地使用铜的氧化物作为着色剂,用还原焰烧制出窑变铜红釉,并由此衍生出玫瑰紫、丁香紫、茄皮紫、朱砂红、海棠红等多种窑变色彩,以及红中透紫、紫中藏青、青中寓白、白中泛红、千变万化的窑变效果,形成了色彩变换无穷的神奇。青者若蓝天,白者胜美玉,五彩渗化,相映生辉。有人赞叹说,从不同角度、于不同光线下观赏钧窑瓷,一千个人眼中会有一千种色彩!钧窑瓷因而以“釉俱五色、艳丽绝伦”而独树一帜。

  钧瓷烧造在宋徽宗时期达到高峰,无论是呈色和各种纹理的表现,窑变可控,随心所欲,其工艺技术发挥到极致。河南省禹州市神垕(hòu)镇所产钧瓷,以其古朴的造型、精湛的工艺、复杂的配釉而闻名于世。宋代钧窑制造受理学影响,反映在瓷器风格上体现为规整对称、一丝不苟,其势沉重古朴,明亮而深沉。特别是北宋官造钧瓷,不论文房用具或大型祭器都严格遵守这一原则,高雅名贵,宫廷气派。

  宋代钧瓷的釉彩堪称天下一绝,这是因为它有独特的制作工艺和烧造技术。宋代钧窑的釉为乳浊釉,釉色有月白、玫瑰紫、海棠红和天钧瓷蓝等品种。器物上单独的紫斑几乎不见,绝大部分都是青蓝釉和红釉互相融合的玫瑰紫色,器外底普通刷一层芝麻酱色釉,亦为宋钧特征之一。宋代钧窑瓷器的口沿和外侧凸出的部分呈香灰色,釉面有的出现棕眼,有的呈现乳光。其圈足露胎处不挂釉,仅外底部有一层较薄的釉子,有的直接没有或者是似釉非釉。到了元、清时期,众多窑址生产的钧窑瓷器,圈足和底部均采用酱色釉,有的留下块块颜色较深的斑点。宋代陶瓷中具有典型气泡特征的主要有汝窑、钧窑和耀州窑等,钧窑瓷器的釉中一般都有大小如针孔的稀疏大气泡,以及由中小气泡组成的气泡群,各气泡虽然大小不一,比较稀疏,但各气泡间的距离大体均匀。钧窑瓷器的气泡,在器物全身的分布并不完全一致,有的部位较明显,有的部位模糊,也有的钧窑器物通体都无明显的气泡。

  据史料记载,钧窑瓷器采用的胎土特别,烧造成器后呈坚硬的香灰胎,因瓷器釉面采用铜、硅、锰等特殊矿物原料作浆刷制,再经1200度-1300度的高温烧造成器后出现窑变,颜色达到万件无重样的神奇效应。有人把宋代钧窑瓷器喻为“入窑一色,出窑万彩”是再恰当不过了。以此形成的湖光山色、云霞雾霭、人兽花鸟虫鱼等变化无穷的图形色彩,自然富含奇妙韵味,令观者流连忘返。

  钧瓷的开片纹路奥妙、优雅骇俗。开片又称冰裂纹,宋代的钧、汝、官、哥窑都有这种产品,本为瓷器釉面的一种自然开裂现象,开裂的原因有两种:一是成型时坯泥沿一定方向延伸,影响了分子的排列;二是坯、釉膨胀系数不同,焙烧后冷却时釉层收缩率大,因此开裂原是瓷器烧制中的一个缺点,但当工匠们掌握了开裂的规律而制出开片釉(即裂纹釉),则变为瓷器的一种特殊装饰了。

  钧瓷开片的特别之处在于,视如碎裂而指感光滑,在釉裂开片中出现了诸多妙不可言的奇异纹路,如珍珠点、鱼子纹、蟹爪痕、菟丝缕、蛛丝张网、蚯蚓走泥等。钧瓷的开片之音,是其出窑后生命永不中断的见证,有道是“闲观窑变神韵色,静听钧瓷开片声”。

  钧瓷圆器内底釉中有“蚯蚓走泥纹”的曲线,是宋钧的特征之一,指有的钧瓷瓷器釉面出现的类似蚯蚓爬过的痕迹。有人认为钧窑的必备特点就是釉面具有“蚯蚓走泥纹”,这不完全正确,只能说是特点之一。很多馆藏钧窑的釉面是不具有走泥纹的,因为在当时的官窑,追求完美,力求釉色均匀,由于少数器皿在烧制中的窑温及釉色原料配比、烧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造成了釉面在温度中的变化还原不一,才形成了走泥纹。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李京) 作者:张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