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甸县森防站“以虫治虫”取得实效

28.10.2015  11:34

近年来,宽甸县森防站从早期单一的化学药剂防治,发展到人工、生物、物理机械等多种措施相互协调,制约害虫种群数量,逐步发展到以虫治虫,取得实效。                                 

一是提高大斑啄木鸟控制栗山天牛效果。县森防站采取人工悬挂招引木段的方法,为啄木鸟提供居住条件,提高啄木鸟控制栗山天牛效果。全县啄木鸟控制栗山天牛防治区达85万亩。

二是加强林间花绒寄甲寄生防治。花绒寄甲可在室内用光肩星天牛及栗山天牛的幼虫、蛹进行人工接种繁殖,经人工繁殖后,可在林间释放成虫或卵卡,增加林间寄生防治效果,今年繁育花绒寄甲成虫10万头,卵卡10万片,防治面积达10万亩。

三是增加异色瓢虫的林间天敌的捕食作用。通过封山管护,发挥异色瓢虫捕食松干蚧的本能;收集越冬成虫,按松干蚧的虫态发育阶段,适时向油松林内释放,增加林间天敌的捕食作用,全年防治松干蚧10万亩。

四是提高松干蚧花蝽生存繁殖条件。通过封山管护,减少人为干扰,使松干蚧花蝽获得相对稳定的生存生存繁殖条件,起到治虫作用,全年防治松干蚧5万亩。

五是加强保护蟒蛇蛉。蟒蛇蛉捕食松干蚧的取食量超过异色瓢虫和松干蚧花蝽,是捕食性昆虫类食量较大的一种,全年防治面积5万亩。

六是利用周氏啮小蜂防治美国白蛾。寄生蜂的成虫在美国白蛾老龄幼虫体上产卵,寄生蜂卵孵化后,将美国白蛾幼虫消灭掉。丹东及宽甸地区用周氏啮小蜂防治美国白蛾,一次放蜂寄生率达到30-60%,连续3年放蜂的林分,有虫株率由30%下降到1%以下,全年防治面积5万亩。

采取以上生物措施防治森林病虫害面积已达120万亩,防治效果达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