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将至小心—别中了电信诈骗的“道儿”(图)

05.02.2015  13:34

  本报记者王艺

  房东催租、医院催缴手术费、有法院传票,更有冒充有关机关工作人员退税的……记者从昨日的采访中了解到,时近春节,各色电信诈骗手段不断翻新,让人防不胜防。如何能炼就火眼金睛,识破骗子的招数呢?我市警方给出详解。

  市民:奇怪的电话来了

  对方到底要干啥?

  日前,保税区公安分局开展了一次防范电信诈骗宣传活动,民警们走上街头,讲解电信诈骗犯罪案例,引导市民预防电信诈骗。活动现场,市民王先生讲述了自己前不久接到的一个奇怪的电话——

  王先生说,电话接通后,带有南方口音的男子第一句便喊出了自己名字,谈话间还嘘寒问暖。而当王先生询问男子是谁时,男子却卖关子说是王先生在南方的老朋友。王先生告诉对方自己南方没朋友,执着的骗子却称自己正从沈阳去往大连的火车上,希望跟王先生聚聚叙旧。王先生追问对方到底是谁,对方却直接挂断了电话。

  “这是一起典型的电信诈骗”,听了王先生的描述后,民警解释并分析说,“犯罪分子通过不法渠道获取你的个人信息后,想通过卖关子、约见面等方式,让你误将其当成某个熟人,骗取你的信任后,就会找机会骗钱。对方之所以最后直接挂断电话,是因为他觉得王先生始终没把他的声音和所谓熟人的声音听混,没有机会下手诈骗。”民警透露,近期我市出现的电信诈骗呈现出上升趋势,不少市民也曾收到过类似电话或短信。

  民警:骗子善抓不同人的心理

  民警告诉记者,现在电信诈骗花样繁多,警方也经常都会接到电信诈骗的报警电话,有大学生从事网络兼职帮卖家刷信誉被骗的,有市民因子女在国外,骗子窃取其QQ号,通过冒充其本人骗取大量钱财的,更有市民被骗金额高达数十万。

  “其实骗子的手段并非高明,不论哪种手段,骗子都是抓住了大家不同的心理,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诈骗手段”,有民警表示,对老年人,骗子会抓住了他们渴望家人平安的心理实施诈骗,而对于年轻人,骗子则会抓住他们想要赚钱的心理。因此,“子女被绑架”等电话诈骗多发生在老年人身上,而“刷信誉”等网络诈骗则常使年轻人“中招”。

  短信、电话、网络诈骗层出不穷,如何才能避免上当受骗?有民警表示,大家不要有“贪图便宜”、“一夜暴富”、“天上掉馅饼”的心理,要注意保护个人资料信息,不要随意注册、填写自己的身份、手机号码、银行卡号等私人信息。此外,在做好自身防范的同时,要积极向周围亲人、朋友做好宣传,特别是平时独自在家的中老年、离退休等易受骗群体。

  “如果掉入不法分子所设的陷阱,要及时采取措施,尽量减少损失。发现上当受骗不要存有侥幸心理,应当迅速保存涉案证据,并及时报警。”民警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