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新闻网]辽宁发布“健康白皮书”居民期望寿命78.6岁

31.12.2014  15:31

东北新闻网讯12月30日,《辽宁省2013年度卫生计生与人群健康状况报告》在沈阳发布。辽宁省也成为继北京之后全国第二家发布“健康白皮书”的省份。“健康白皮书”由辽宁省卫生计生委联合辽宁省教育厅、民政厅、人社厅、环保厅等10个厅局共同编制,主要涉及传染病发病率、残疾人口现状、精神心理疾病患病率、伤害发生率等12个方面的内容。

全省人均期望寿命提高

报告显示,2013年辽宁省常住人口4390万人,平均年龄40.6岁,比2012年增加0.5岁。居民期望寿命为78.6岁,其中城市居民期望寿命79.4岁,农村居民77.2岁。2010年辽宁省居民期望寿命(76.4岁)高于同年全国居民期望寿命(74.8岁),其中男性为74.1岁,女性为78.9岁,均高于同年全国男性(72.4岁)和女性(77.4岁)平均水平。

慢性疾病威胁居民健康

报告显示,2013年辽宁省城市居民前5位死因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营养和代谢及免疫疾病、损伤和中毒;农村居民前5位死因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损伤和中毒、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营养和代谢及免疫疾病。城市居民慢性病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86.8%,农村居民慢性病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91.5%。

2013年辽宁省城市居民恶性肿瘤发病率为331.9/10万,比2012年升高7.1%。肺癌位居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第一位,其次为胃癌、肝癌、直肠癌和结肠癌,占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的62.2%;乳腺癌位居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第一位,其次为肺癌、甲状腺癌、结肠癌和宫颈癌,占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的60.9%。

传染病发病率下降,死亡率、病死率上升

报告显示,2013年全省无甲类传染病发病报告,乙、丙类传染病报告总计152907例,总发病率为348.4/10万。其中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为209.5/10万,同比下降9.2%。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为138.9/10万,同比下降24.6%,全年没有发生重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多种常见传染病发病率水平大幅下降,如乙、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第一位的手足口病,发病率同比下降24.3%,病毒性肝炎发病率同比下降16.0%,痢疾发病率同比下降6.6%,猩红热发病率同比下降48.0%。

2013年报告传染病死亡287例,死亡率0.65/10万,病死率0.19%,与2012年相比,死亡率和病死率分别上升了2.52%、58.80%。

人群精神疾病不容忽视

报告显示,2013年辽宁省在管重性精神疾病患者127964例。其中以精神分裂症居多,为93988例(73.4%);其次是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23073例(18.0%);双相(情感)障碍(3.8%),癫痫所致精神障碍(2.7%),分裂情感性障碍(1.7%),偏执性精神病(0.3%)分列3到6位。

跌倒、坠落是主要伤害类型

报告显示, 2013年全省两个国家级伤害监测点共报告伤害事件29247件,同比增长5.4%。城市伤害原因前5位分别是跌倒/坠落、钝器伤、刀/锐器伤、机动车车祸和动物伤,占全部伤害人数的94.1%;农村伤害原因前4位原因与城市相同,第5位死因为中毒,机动车车祸由城市第4位升为第2位,农村前5位伤害原因占全部伤害总数的89.5%。

职业病体检人数、发病人数下降

报告显示, 2013年辽宁省内多数城市空气质量达二级及二级以上天数较2012年明显减少,葫芦岛市减少幅度最大(25天),仅朝阳市有所增加(4天)。全省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年均浓度同比分别上升16.2%、7.7%和6.7%。

2013年辽宁省平均蚊密度值为21.8,同比上升153.5%;平均蝇密度值为7.2,同比上升14.8%;平均鼠密度值为1.7,同比上升4.4%。

2013年辽宁省职业健康体检人数为360341人,同比减少8.1%;新发职业病人数为1179人,同比减少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