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子里的事儿真是说也说不尽

17.03.2015  15:22

  林立的烟囱,拥挤的小院儿,热情的老街坊……现在的沈阳人,有很多是从“某某屯”里走出来的

  关于沈阳的屯子的那些正史野史,带带拉拉地也写了几个。不过,翻开沈阳地图,这屯子还有不老少呢,这要一个个写下去,还不得写到猴年马月去啊。

  另外呢,这沈阳的一些大的屯子,也基本上都写得差不多了,还有几个比较有名的屯子,也不用一一细表了。不过,做啥事都得有始有终是不,所以,这次咱就大概齐把沈阳的一些屯子都嘚啵嘚啵,算是为这个屯子话题做一个小结。毕竟咱还有好多关于沈阳的事儿要说呢,也不能总在屯子里转不出去是不?

   宁官屯文官屯,官屯有什么官?

  说到沈阳的屯子,有一个现象让人比较费解,那就是有不少“官屯”,比如城西的宁官屯,城北的文官屯,还有路官屯,杨官屯等等。

  这给人一个错觉,是不是沈阳原来出了好多的大官啊?而且这大官姓名还不一样。

  其实,这种说法也不一定不对。其中的一些屯子的名字,还真的是因为当年和某个官员有关系,所以才整出了这样的“官屯”出来。

  比如宁官。有资料记载,清初有宁姓在朝居官,任帮带,赐领地于此。由关内迁来张、王、李、单、洪五姓,为宁家佃户,搭窝棚居住,以此得名“宁家窝棚”,后更“宁官屯”之名,沿用至今。在清中前期,低级武官官职有帮带之名。清末海军水师一舰的长官为管带,副职为帮带;民族英雄邓世昌即是“致远舰”管带,他的副手也就是帮带了。同时,清末新军的陆军步兵为营制,营的长官为管带,帮带为其副职。所以,算来算去,这个帮带不算是啥大官,所以“在朝居官”这一说法不咋准确。还有一种说法,是说宁姓清初本来就领兵驻于此地。

  不管咋说,这种说法的中心思想就是,原来这里出过宁姓的官,所以这里就叫做宁官了。当然了,这只是一种说法,而且因为资料的匮乏,到底这个宁姓的官姓甚名谁,那还真的不可考了。同样,其他的那些“官屯”,是因为哪个官来的,更没有谁能说得清楚了。只是留下了一个姓而已。

  出了某个官而将地名称为“某官屯”的说法,到底靠谱不靠谱呢?其实,更靠谱的还有一种说法,暂时卖个关子,等会再细说。

   新民屯大民屯,民屯是哪里的民?

  说完了官屯,就该说说另外一个奇怪的现象了——民屯。其中最出名的是新民市,起源于新民屯。其他的诸如大民屯,沈阳人有多少吃过那里的白菜,还有小民屯等等。

  那么问题来了:出来一个当官的,就叫做官屯,那民屯难道还得找出来一个有名有姓的平民?

  当然不是了。这要涉及一段历史了。还是以新民做一个例子。新民市以前是新民县,在这之前,还叫过新民厅、新民府,那可是一个不小的衙门。

  但不管多大的衙门,这里的名字来源就是新民屯。当然了,人家叫屯的时候,可早了,据说是清初了。据《满洲地名考》记载,此地原本居民很少,清乾隆初年招来了许多新的移民于此地进行开垦,遂成村落,俗称新民屯,建置县治时便以新民命名。

  可是为啥叫新民呢?刚开始我还以为是根据《大学》里说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里面来的呢,后来一研究,不是那么回事儿。

  据说明崇祯十四年(1641)和清顺治八年(1651),相继从山东、河北两次移拨大批灾民来东北垦荒。在清朝的时候,有“旗人”和“民人”之分,而“民人”大多是闯关东的汉民。在移民的时候,“民人”的落脚点便称“民屯”。不过,这“民人”也有先来后到的,先来的占据了一个地方,人家叫了“民屯”了,而且叫的挺好。不过这地方不错,很快又有不少的人迁至今新民市所在的地方落户,为区别辽河东边的其他“民屯”,干脆这里叫做新民屯得了。于是这里就叫做新民屯了。后来这里设县,设厅,设府,就沿用了“新民”这俩字儿。

  和新民差不多的是,这里还有大民屯、小民屯。这个就很好理解了,就是按大小说的呗,大的叫做大民屯,小的叫做小民屯。可能嫌旧民屯不好听,所以这里没有叫旧民屯的。

  其实,沈阳的地图上,还有一个新民屯,原来属于辽中,现在属于铁西新区。这个新民屯的来历,估计也差不多就是这么回事儿。

   沈阳的屯子,都是咋来的?

  说了老半天,其实也没把官屯、民屯等说得特别清楚透彻。别着急,继续听咱慢慢说。

  其实,沈阳的很多屯子,并不是来源于这里出来了一些啥官员,而是因为这里出现的屯田制度。而要是论起来,很多屯子的历史,要比清朝还长,因为当时军屯卫制度,是明朝在这里弄的。

  朱元璋推翻了元朝的统治后,由于元末明初辽东战事频繁,即便后来明朝占据辽东地区,仍遭受元军残余的骚扰,农业生产荒废。那时驻军的粮食只能靠内地供应。于是,朱元璋就让这些边疆地区实行军事屯田。这种制度延续了200多年,而这也是明朝时期,沈阳卫人口增加和村落形成的一大基础。

  当时的军屯大军,有三种情况,一种是利用邮传驿站的士兵进行屯种;二是用少数民族的降兵开展屯种,这在如今的新民、辽中和于洪等地都出现过,这三个地方的一些屯子,其实是明朝就有的;还有一种就是利用犯罪的谪戍辽东的犯人进行屯种。这些人大抵都来自于南方,他们到这里后,也被列入屯田大军,最后在此落叶生根。

  刚开始的时候,屯田的人不管是军兵还是一些罪犯,都是光棍,集体住营房,并且从事耕种。时间长了,这些人年龄增加,有的也回不去了,就干脆在这里娶妻生子。因此,当年的营房,也一点点地被一户户的人家的住所所取代。当然了,屯田的目的还是戍卫,因此,这些人的住户,也是围着军事设施而建,渐渐的有了一些军屯。如现在的沙岭、十里河、白塔铺等等,都是从那个时候发展过来的。

  军事屯田制度让辽东农业得以迅速恢复。至永乐、宣德间,辽东屯田达到极盛。《全辽志》记载:“数千里内阡陌相连,屯堡相望,由是罢海运粮。”也就是说,因为屯田制度的发展,这里的村落逐渐增多,耕地也越来越多,到了后来,辽东军粮可以自给,不需要从关内转运了。以后历代亦实行军屯,屯田军占整个辽东军队的三分之一左右。

  《全辽志》记载:明初“辽东之军,以十计之,大抵八分操备,而以其二供屯种、盐铁之务”。这是明朝初期,辽东官兵忙于农事的真实写照。

  刚开始的时候,明朝是为了军粮而实行的屯田,后来,这军队“久在沙家浜”,慢慢开始过日子了。也就开始了相应的管理,于是有了“千户”等官职,这其中,不少官员连同家属一道,留在了沈阳或周边区域,实行屯田。于是,便留下了如今的“姚千户”、“刘千户”、“李千户”等地名。

  其实,不管是千户还是百户,最终都变成了一个个屯子。当时这里地广人稀,除了政府组织的屯田,很多人娶妻生子之后,开始自己开垦土地,这让村屯的进一步扩大,形成了民间开垦的土地和政府开垦的土地的对应。所以,说到了现在,那些“官屯”,也就可以理解了,其实很多并不是什么这里出现的某姓的官员,而是这里是官家屯田的地方,或者说官家屯田后形成的聚居地,而这里的领导,姓啥,可能就叫做啥官屯了。

  说了这么多,其实,屯子是构成咱们这座城市的一个很重要的来源,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很多屯子已经消失,再过几十年,屯子的名字也会渐渐模糊。不过,因为这些地名的存在,我们至今还能依稀感觉到当初阡陌纵横间升起的袅袅炊烟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