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岁翻译专家要“发挥余热”志愿捐遗(图)

04.07.2016  09:52

  冯秀纯(左)在老伴的陪同下在捐遗志愿书上签字

  

  “我不相信迷信的东西,我的遗体可以让医学界做研究,去世后把它捐出去,给社会做点贡献多有意义啊!”7月1日10时,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南湖院区急诊抢救室,身患重病的83岁老人、翻译专家冯秀纯缓缓地说,并攒足力气在《遗体捐献志愿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老专家认为捐遗意义大

  一旁,冯秀纯的老伴汪女士向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介绍,冯老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来沈后在一家设计院做翻译工作。作为一名学术型翻译专家,冯老把毕生精力都投到了事业上。退休后,老人也没放弃老本行,每天都上网阅读大量外文资料,并逐一翻译成册,供专业人士免费使用。

  “老伴对生死早已看得很透,此前他就曾和我商量过世后选择海葬方式,不开追悼会,不设灵堂,不留骨灰,不收礼金。”汪女士说,得知遗体可以捐赠后,老伴认为这样的方式比火化更有意义,不但对医学教学有帮助,还能减轻子女的负担。但由于冯老患有严重的胃肠疾病,一直忙于治疗,捐献的事被搁置了。

  领到捐遗证书了却心愿

  冯老告诉记者,当时联系沈阳市红十字会的时候,对方询问他有哪些愿望。“有人把捐遗者称作‘无语大师’。我年龄大了,身体上的许多零件已经不好用了。这种状况,可能为医学事业做不了多大贡献。人走了,留着这副皮囊也没用,争取多发挥点余热吧。”

  1日,市红十字会志工委常务副主任窦伟庄严地将《遗体(角膜)捐献登记证书》递交给冯老,他用颤抖的手接过来。只见上面写着:“冯先生:您志愿在逝世后将遗体(角膜)无偿捐献给医学事业,这种高尚的精神,将永远受到人们的尊敬和赞扬。2016年7月1日,沈阳市红十字会。”

  领到证书,冯老脸上露出了微笑。“看到它,觉得总算是了却了一桩多年的心愿。”他抚摸着证书高兴地说。

  捐遗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截至目前,沈阳已登记遗体捐献者4000余人,400余例实现遗体捐献。”窦伟介绍,捐遗者以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为主,职业分布广泛,有医生、老师、工人、农民等。

  窦伟表示,现在前来咨询或者愿意捐献遗体的人在逐年增加。遗体捐献,对社会来说是一种极大的贡献,对个人来说则是高尚人格的体现,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作为一位自然人,谁都无法避免生老病死,在人生尽头能做出此举,体现了人性的真善美。希望更多的人能像冯老一样,将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传承下去。

  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唐葵阳文并摄

  

 

截至上月沈阳市营商办解决企业诉求200件
  本报讯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董丽娜报道截止到Syd.Com.Cn
小区消防通道画上停车位 警方取缔
  沈阳市和平区集贤街38号刚刚引进新物业,Sy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