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岁老杂志称甲午战败根在于“腐”(图)

12.10.2015  07:10

  考古学家近日确认在黄海水底的一艘甲午海战沉船——“丹东一号”的真实身份就是北洋海军的致远舰,作为民族精神的载体,这艘在海水中沉睡了120年的战舰从沉没那一刻起就牵动着亿万人的心。

  10月11日,沈阳知名收藏家詹洪阁向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独家展示了日方出版于甲午战争期间的杂志——《日清战争实记》,这套已经120岁的旧杂志不仅记录了致远舰的最后时刻,还一针见血地揪出了北洋海军溃败的主要原因。

  中日宣战后问世10天出一期

  詹洪阁介绍,这套杂志是甲午战争期间,日本方面出版发行的。发行方是位于东京日本桥区的“博文馆”,第一期杂志是明治二十七年八月二十七日出版发行的,此后,平均每十天出一本,到明治二十八年十二月共出版了50期。

  记者了解到,日本的明治二十七年,就是清朝的光绪二十年,用公历纪年则是1894年。也就是说,1894年,在中日双方宣战后的第二十七天,第一期《日清战争实记》杂志就问世了,杂志里对甲午战争爆发之后,中日双方的一系列交战直至北洋完败,到《马关条约》签订,都有详细报道。

  詹洪阁告诉记者,甲午战争期间,身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李鸿章,是北洋海军的真正统帅。1894年的夏天,当战争的范围不断扩大时,身在直隶总督衙门的李鸿章,一方面遥控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等人进行作战部署,另一方面试图运用一切可能的方法,保存北洋的最后一点力量。

  而此时,在一水相隔的日本,通过《日清战争实记》,日本国民却对这位遥远的敌人和北洋海军了解得一清二楚。

  记者看到,在《日清战争实记》中,不仅罗列了北洋海军的重要官员,还详细介绍了北洋海军各舰只的马力、炮数、乘员、吨位等信息。

  詹洪阁表示,由此可见,早在甲午战争爆发前,日军就已经对北洋海军进行了掠夺式的情报收集,做到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李鸿章苦心经营的北洋舰队,其内部情况,在日方看来,简直就是透明的。值得一提的是,在关于黄海海战的章节中,用了大篇幅描述了致远舰的英勇抵抗,甚至连海战中所发射的炮弹数量都给出了数字。

  北洋海军溃败它直言因腐败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曾顶着“亚洲第一”光环的北洋海军覆没?在《日清战争实记》中,日方随军记者把北洋海军战败归结为一个大大的“腐”字。

  詹洪阁介绍,1888年年底,北洋海军宣告成立,从此,近代中国正式拥有了一支在当时堪称世界第六、亚洲第一的海军舰队。1888年以后,舰队经费大幅减少。当时海军技术突飞猛进,但至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时北洋舰队已多年未置新舰,部分应进行更新工程如更换新式火炮亦未能进行。原有的战舰已开始落伍,无论航速、射速皆落后于日本。

  詹洪阁表示,贪腐的堕落,终致堤溃蚁穴。买官卖官,训练荒废,纪律败坏,已是清朝军队中的普遍现象。“南北洋购买外洋枪炮、船只、机器暂停两年”之际,却为慈禧太后修建北海、中海、南海和颐和园而挪用海军军费。有官员上奏停止建园以保海军军费之时,慈禧却回应“今日令吾不欢者,吾亦将令彼终身不欢”。

  美化侵略战争掩盖历史真相

  詹洪阁介绍,其实,这部书的作者是站在日本侵略者的立场之上,通过真假相间的故事描写,歌颂了日本所发动的侵略战争,并颠倒黑白,掩盖历史真相,借以欺骗舆论、欺骗世人,特别是依此欺骗不明真相的日本民众,企图以此使日本人树立对中国和朝鲜蔑视感,获取他们对不义战争的支持。

  《日清战争实记》将甲午战争描绘成“正义之战”,因而倍受当地百姓的“欢迎”,并广为传播,用以欺骗舆论,蒙蔽世人。而在这场舆论战中,清帝国几乎处于完全失声的状态,其造成的直接结果就是,当甲午战争结束之时,日方收获了国际社会的认可,而清帝国只有独自吞下苦果。

  沈阳晚报、沈阳网高级记者白昕文并摄

截至上月沈阳市营商办解决企业诉求200件
  本报讯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董丽娜报道截止到Syd.Com.Cn
小区消防通道画上停车位 警方取缔
  沈阳市和平区集贤街38号刚刚引进新物业,Sy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