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源流是长江

29.01.2016  10:10
    巴蜀源流是长江,源也是长江流也是长江。

巴蜀其地阻塞,山川重叠,东有巫山,南有凉山,西有龙门山、蛾眉山等,再往西便是横断山脉了;北面则是米仓山与大巴山。远古时没有一条平川小道与山外的世界相连接。

巴蜀锁闭,蜀水奔流。

巴山蜀水一动一静、似封似启,孕育了特色鲜明的巴蜀文化,它是巴蜀本土的,也是吸取中原文化的,同时又是辐射其他地域的。

巴蜀山水相依,在四川盆地的底部是小山和丘陵的连绵起伏。长江之水丰盈而甜美,这是农耕的天然保证。同时还因为长江的穿山越岭、寻路夺流,也使川江号子更为雄起深沉,回荡着走出重山,沟通外界的渴望与想象。一种有趣的历史现象出现了:汉唐乃至更早,长安的君王、使者满腔热情地颇为悲壮地“通西域”的时候,巴蜀人民向往的却是东方和中原之地,其艰难险阻可以说同样也是一种“凿通”。

这就有了巴蜀文化深厚的本原性、物产的自给自足性,其神话传说如山花野草一样,均出自悬崖灵壁。曾经如此深刻而久远地震荡着巴山蜀水的三件大事不能不记。秦昭王时,李冰修都江堰,不仅使成都平原的农耕文明蒸蒸日上,而且有了一条安全的黄金水道。在更为深远的意义上,是巴蜀先人与滔滔江水达成的一种和谐,是“乘势利导”,在中国水利史上堪称不朽的伟大榜样。其次是文翁为蜀郡守时倡导文化、推进教育,鼓励求学者,在本地上学可免徭役,到长安读书绩优者回到蜀地可以做官,史称:从此“巴蜀好文雅,文翁之化也”。第三是巴蜀先民的不避艰辛凿山为道,渴望走出大山,也从不排斥外来人群、移民文化,是为巴蜀文化多样性之一端。

最晚至殷代,巴蜀人已经在四川盆地的北边开凿通道了。战国时,向北穿越米仓山、大巴山一线到汉中有3条道:米仓道、金牛道、阴平道;由汉中穿越秦岭到关中平原的也有3道:子午道、傥骆道、褒斜道。蜀道的开通其千难万险实在难以言说,无比艰辛却成了巴蜀文化中独树一帜的神话传说,大都与开山辟岭有关。如五丁移山、石牛开道、武都担土、山分五岭等等。移动嶙岣巨石的血汗牺牲,飘逸出了神奇、美丽与巴蜀特有的幽默。

与开山凿道同样重要的便是治水。巴蜀得长江中游、上游之利,因而长江的生态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四川的环境状况。同时,四川的森林植被、水土流失、人口增长,也影响着长江中上游的安危,并且制约下游形势。这就是说环境中的一切都是彼此影响的,环境的所有细节都是互为关联、牵一发而动全身的。

巴蜀大地因为气候的温和湿润,因为水系密布、充盈,自古以来便被称为天府之国。《汉书·地理志》载:巴蜀广汉,有山水竹林之饶。秦汉时,四川的森林覆盖率据推算应在90%左右,也就是说巴蜀之地是名副其实的绿色王国。

可惜之后便开始大规模伐木,殉长安的皇帝们大兴土木造宫殿,一直伐到“阿房出,蜀山兀”。巴蜀大规模毁林开荒的另一个原因是移民蜂拥而至,发展到元末明初至清朝公开提出“湖广填四川”,宣布四川无主荒地听凭垦种,永占为业,免田赋5年等优惠政策。

四川人丁兴旺了,而巴蜀森林却倒地了。你看金沙江,千里河谷找不到一棵像样的树,流沙堆砌在江岸,荒漠化已经推进到长江上游了。金沙江的树呢?长江上游的树呢?那是曾经浩浩然、森森然、成群结队、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啊。

没有了大片原始森林保护的长江,是一种怎样的态势呢?

长江上游水土流失,破坏了上游农业生态,加大了农业开发难度。水土流失使大量农地,特别是坡耕地土肥尽失,出现“地日硗薄”的状况,呈现“辛苦开老林,荒垦仍无望”的局面。难怪四川老乡说:万里长江滚滚,流淌的都是粮棉油。

长江源区水土得不到涵养,巴蜀耕地怎能不流失?那是立足之地的流失,那是生存家园的流失。

乐至是清江、沱江的分水岭,1949年以来,历经了大炼钢铁、办食堂、割资本主义尾巴等几起几落的毁林运动,森林覆盖率一度只有1.37%,这个数字告诉我们:那些不缺水、可以生长森林的地方,只是因为人类的破坏,一样可以走到荒漠化的边缘。

改变乐至的是一种生态农业的思路,农业不仅仅是种粮食,只有陆上生态的和谐才能使土地稳固、农业发展。乐至有一个叫王隆瑛的老县长,从1982年开始造1.5万亩水土保持林,1989年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启动后,乐至成为试点县,开始科学地有规划大规模地开展造林植树,生态农业使乐至的环境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有了改变。

截至到2014年,坚持“环境兴县”的乐至,森林覆盖率达到41%。

这才是家园气象。

四川的长江防护林是成绩卓著、蔚为壮观的。然而,长江中上游仍然叫人忧心忡忡,多少年来人们一边种树一边砍树,种树长得慢,砍树砍得快,种的是人工林,砍的是天然林。这就是为什么四川的长江防护林确实有了大面积增加,而长江中上游生态环境依然脆弱的根源所在。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但愿伐木者能放下手中的斧头。但愿长江从此安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