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中山区长利社区红十字家园项目顺利通过验收

27.12.2016  17:34

              日前,辽宁省红十字会副会长杨笑、财务部部长李慧忠、赈济部副部长李洪涛、救护部调研员高文红一行4人,在大连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副会长杨杰,秘书长朱晓昕、中山区红十字会会长、副区长矫丽华的陪同下,来到中山区桃源街道长利社区验收家园项目。

              期间,验收组听取了项目建设情况汇报,实地查看了硬件建设,查阅了项目档案资料,并对项目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了审计。验收组对项目建设工作给予充分肯定,认为项目建设接地气、有特色、效果好。希望今后充分利用好家园建设成果,最大程度发挥功能实效。

辽宁省、大连市红十字会和中山区政府领导到长利社区红十字家园验收项目

长利社区书记张丽萍做项目建设情况汇报

省、市、区领导参观灾难避险体验室的设备


省红十字会财务部部长李慧忠、赈济部副部长李洪涛正在查阅审核相关档案


项目介绍:

              长利社区辖区面积1.5平方公里,是一个困难群体多、流动人口多的老旧城区,人员居住比较密集,一直没有一个综合性的活动场所。经大连市中山区红十字会项目申请,省红十字会雪中送炭,给予20万元资金支持,用于建设社区红十字家园。在市、区红十字会的精心指导下,在街道领导多方协调50万元配套资金的支持下,经过8个月的不懈努力,终于在废弃的锅炉房原址建起一个建筑面积达700平方米的红十字家园。目前,这里已成为邻里沟通、学知识、跳舞、唱歌、舒展身心的绝佳聚会场所,也是周围老百姓最愿意来的地方。

改造前锅炉房外部,省红十字会赈济部部长杨海云、副部长李洪涛实地考察

灾难体验室改造前,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副会长杨杰,秘书长朱晓昕实地考察

应急救护培训基地改造前


一、组织发展

              自项目获批后,长利社区红十字家园项目组便同期成立,项目领导组组长由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副会长杨杰担任,副组长由市红会朱秘书长、区红会罗会长、街道孙书记担任。项目执行组组长由长利社区书记张丽萍担任,副组长由区红会秘书长担任。

              制定计划、资金跟进、设备采购洽谈、会员、志愿者招募,活动组织,项目组各司其职,紧罗密鼓开展工作。

              首先,招募了红十字会员50人。召开会员大会,选举出8名理事,理事会选举出社区红十字会会长,秘书长及3名常务理事。在会长带领下,社区红十字会积极开展工作。

二、队伍建设

              为了更好地推进工作,家园项目组根据百姓需求,结合个人特长和意愿,组建了4支志愿服务队,第一支是巾帼红十字志愿服务队,多由大妈们组成,她们承担的任务是帮扶邻里,扶危济困,队员有32人;第二支是红十字文化宣传志愿服务队,多由舞蹈、唱歌、摄影爱好者组成,用自己的特长传播红十字理念和文化,队员25人;第三支是救护培训志愿服务队,利用业余时间依靠急救知识墙、体验室、培训基地为百姓讲解急救知识。这支专业队伍由6人组成,他们经常跟着区红十字会学习讲课技巧,以便能够独立授课。第四支是志愿服务小队,之所以说它小,因为是由2人组成,一男一女自己起名为“家园志愿导游员”,专门讲解家园的四大功能区。目前,各志愿服务队已开展活动12次,业务越干越熟练。

巾帼红十字志愿服务队

红十字文化宣传志愿服务队

  救

护培训志愿服务队

三、硬件建设

              新落成的红十字家园原址是一个废弃锅炉房,大连北方公司自愿把它捐献出来给社区做活动场所。原来院内杂草丛生,坑洼不平,没有下脚的地方;屋内阴暗潮湿,破败不堪,屋顶摇摇欲坠,几乎是一个危房。区、街红十字会与长利社区一起努力,通过招投标给房屋加固、防水、外墙保温,整修地面、接水、电、暖气,同时进行高标准内部装修,历经8个月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将这里建成宽敞、明亮、干净、温暖的家园四大功能区。

              四大功能区,第一个是灾难避险体验室,室内配有智能模拟灭火系统,包括厨房、家庭、写字楼与宾馆房间等基本场景,针对各场景的特点,设置油锅、电器、易燃物等不同类型的火灾模拟现场,同时提供干粉、二氧化碳、泡沫等四种灭火器进行选择,选择过程中进行灭火器的选择与使用指导。对于火灾与灭火器的类型、灭火器的用量与使用时间、起火点的判定等数据进行完全仿真化处理,与现实中的情况基本一致。居民通过模拟灭火体验系统进行实际操作后,能够学会并掌握灭火器的正确选择与使用方式。室内还配备了单人地震台,能够进行震动模拟,随着控制台启动,达到相当于汶川地震的8级震动效果,让百姓切身体验地震时坠落坍塌对人的伤害,学会正确的避震、逃生、自救互救方法。

              体验室将操作方法、制度上墙,买了2个专用柜放置物品。老百姓只要来到家园来,都喜欢上去体验一下。

              第二个功能区是应急救护培训基地,基地面积有110平方米,残联给安装了影音系统,红会配置了高参数的联想笔记本电脑、惠普打印机、心肺复苏模拟人、AED自动体外除颤仪教学机、创伤包扎包、呼吸膜等教学用具,同时将各种制度、教学示意图上墙,还贴心地配上了不锈钢手推车、防光窗帘和便于坐着学习又收放自如的瑜伽垫。

              第三个功能区是红十字文化广场。广场设计以实用有效为初衷,由宣传栏和休息区组成,宣传栏最上边是清新彩绘,下面是8块展示红十字文化的防水防撕裂展板,面积达60平方米。红十字运动介绍、七项基本原则、“三救”、“三献”、红十字青少年、 志愿服务等核心业务一字排开,全面展示了红十字文化和核心业务。休息区设置了3张户外长椅,上面精心画上了红十字标志、孙中山先生手书的“博爱”两字,以及可爱的互相搀扶的两位老人卡通图画。

              第四个功能区是院外的百平急救知识墙。漫步走上长利社区那道百姓出入必经的长斜坡,往右一拐,“人道、博爱、奉献”6个一米见方的红色大字便映入眼帘。紧随其后,百平急救知识墙以“关注生命,关爱健康”为主题,整体分为“意外伤害救护”、“常见急症救护”和“灾难事故避险和自救”三个板块。采用广大居民喜闻乐见的漫画配文字说明的形式,形象准确地向居民展示了急救知识和方法;生动直接地诠释了知识墙上的一句话“生命是美好的,一人安全,全家幸福。没有了生命和健康,便没有了一切。行动起来,用双手传递爱心,用知识保护生命。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

              急救知识墙的位置和绘画色彩十分醒目,在吸引广大居民学急救知识的同时,将红十字精神融合于大众的日常生活,成为市民了解红十字的亮丽窗口。

灾难避险体验室门牌

进入体验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模拟灭火系统和单人地震台

居民正在体验模拟灭火系统

体验室内专用备品柜

投影仪

影音系统

教学示意图

 

文化广场展板之一

文化广场宣传栏

文化广场休息区

 

院外的百平急救知识墙

四、软件建设 

              家园举办了2期红十字急救员培训班,每期40名,总计80名;开展普及性培训10期,人数达到社区总人口的10%;

              组织开展群众性演练3期,第一期为组织辖区内桃源小学1000名师生参与地震消防应急演练;第二期为家园项目地消防、踩踏演练,第三期为居民楼地震、消防、踩踏演练。

              同时,项目组经过研究,设计了许多实用的宣传品传播红十字运动理念,有深受大妈们欢迎的红十字围裙、一做再做,供不应求;有按照国家总会制式印制的红十字马甲,几个队都争抢着要做他们长期的志愿队服;有悄然走进超市、菜场的红十字无纺布袋。每一样老百姓都爱不释手。

实用的宣传用品

 

急救员培训

 

普及性培训

 

五、宣传报道

              先后在大连日报头版以《全市首家社区应急避险体验基地落户长利社区》、在中国红十字报头版以《一起学》为题做了报道。报道被多家网媒转发,引起广泛社会影响。同时,随着项目的进展情况,在省、市红会网站、博爱大连微信公众号、区红会网站都做了跟踪报道。累计报道10余篇次。

 

大连日报头版刊登《全市首家社区应急避险体验基地       落户长利社区》

 

中国红十字报头版刊登《一起学

​ 

辽宁省红十字会网站跟踪报道

              红十字大家园项目的顺利落成,是新形势下红十字会发挥政府人道领域助手作用的积极探索和具体实践,为社区红会开展核心业务、提供人道服务搭建了重要平台;通过修建“应急培训体验基地”、“灾难避险体验室”、“红十字文化广场”、“急救知识墙”等基础设施,将防灾减灾、应急救护、健康促进、人道传播等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生命保护理念带入社区;通过志愿服务,强化了社区防灾减灾力量,提高了社区组织开展自助互助活动的能力,为建设和谐社会、提升城市软实力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