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市积极探索发展贫困村集体经济新途径

15.11.2016  13:35

丹东市现有贫困村124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4万人。由于贫困村集体经济实力薄弱,直接影响到脱贫攻坚进程。丹东市委、市政府针对这一突出问题,创新工作思路,在市本级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多方筹措资金,积极开展壮大贫困村集体经济试点工作,为每个贫困村投资50万元,用于建设增收项目。两年来,共投入试点补助资金2200万元,扶持了44个贫困村,每个贫困村年均增收6.6万元以上。

主要做法是:

一、明确试点村条件

一是村集体经济收入“空白”;二是增收项目与当地产业发展紧密结合;三是村“两委”班子团结进取。

二、严格项目建设要求

在项目选择上,坚持因地制宜原则,结合区位、产业、资源的特点,充分考虑市场因素,确保项目可持续经营,避免新增村级债务。项目建成后,选择信誉好、有持续经营能力的生产大户、经济合作组织或企业租赁和承包,以使用权出租收取租金、参股收取分红等方式,在保证项目资产安全的前提下,实现持续稳健经营,带动农户增产增收。

三、加强资金和资产管理

财政资金主要用于贫困村项目建设,不能用于解决村“两委”日常支出,更不能用于偿还村级债务。财政资金下达到乡镇财政所,由财政所设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资金”专账或专户,实行独立核算。形成的经营收益先上缴乡镇财政所,再由财政所拨付到“三资”委托代理中心,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纳入村账管理。在项目资产管理上,为避免项目产权划归村级组织后出现经济纠纷,项目建成后产权暂时归乡镇政府,同级财政部门作为项目主管部门,村集体在满足无负债和资金使用问题、项目可持续经营等条件下,可按规定程序申请资产移交。

四、创新项目增收模式

一是产业 依托型模式。 该模式与试点村产业发展紧密结合,为增收项目的主要模式。试点村有主导产业,农民在产业中受益大,参与积极性高。财政扶持资金的注入,有效解决了村集体缺乏资金的难题,实现了设施化、规模化生产,既带动了当地产业发展,又促进了集体和当地村民的增收。如东港市椅圈镇马家岗村、凤城市边门镇建设村、宽甸县长甸镇拉古哨村等地的草莓、银白桃等产业已形成规模,财政资金投入建设草莓暖棚或银白桃冷藏库,建成后向外发包,既增加了集体经济收入,又拉动了当地特色产业的发展。每年村集体增加收入6—10万元。

二是资源开发型模式。 该类型试点村大部分拥有滩涂、矿产、湿地等待开发资源,发展前景良好,但是需要一定规模的资金投入,财政资金的注入,解决燃眉之急。如大孤山经济区孤山镇东大于村,该村有216亩荒滩,急需资金开发成水产养殖场。财政扶持资金下达后,村里修建了海水池塘和泵站,并吸收了养殖户的资金投入,迅速将滩涂开发成型。资产归村集体所有,村集体以低于市场价格的承包费,回馈养殖户,每年可增加收入13万元。

三是旅游带动型模式。 该类型试点村旅游资源丰富,农家乐、果蔬采摘、垂钓、观光等开发前景好,财政资金助推旅游业发展。如东港市黑沟镇黑沟村,该村正在建设集登山、垂钓、骑射、养老、农家乐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点——大城山风景区,村集体以山林、土地资源参股享受景区收益的同时,用财政扶持资金修建可用于旅游垂钓的鱼塘,每年可额外增加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

四是物业增收型模式。 该类型模式适用于村集体经济发展空间狭小的村,既没有优势自然资源,也没有临近城镇的区位优势,财政补助资金主要用于兴建具有商业用途的物业,拓展其发展空间。如凤城市通远堡镇曾家村,在县、乡两级党委、政府以及财政部门的帮助下,有效利用铁路修建过程中置换的土地以及财政资金,在镇内繁华地段,兴建总面积200平米门市房三处,出租后可每年增加收入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