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让留守的孩子共享同一片蓝天

14.04.2015  17:36
  瓦房店市第七中学的主色调是蓝色,教学楼、实验楼、综合楼……与瓦房店市所有学校颜色不一样,显示了这座公办初级中学的特殊之处:除了学区内走读学生,这里是瓦房店市专门接纳留守儿童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初中,也是专门与另外三所留守儿童小学实现无缝衔接、解决留守儿童小学毕业后升学的地方。

  作为300多名留守学生的大家长、校长张国强这样诠释蓝色的内涵:蓝色是纯净的蓝天,是晴空下的暖阳,是蔚蓝的大海。所有孩子在蓝天下,享受着党的温暖,并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享受着优质的教育资源。

   “3+1”布局:  为留守儿童开辟入学“绿色通道

  留守儿童,指的是长期与在外务工的父母分离,处于亲情缺失、家庭教育弱化状态的孩子们,他们的生活质量、生理和心理健康状况、成长环境均弱于受父母监护的儿童。他们的健康成长,更多地取决于学校。

  多年来,大连瓦房店市始终把全市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生活问题列入重大民生事项全力解决。2005年9月,瓦房店市投资建设了第一所公办寄宿走读双轨制小学——世纪小学,后又陆续投资建设了进步小学、新启小学。2013年9月,继3所寄宿制小学之后,投资2800万元建设的第七中学正式启用,其形成的“3+1”布局,为瓦房店市1059名留守儿童的入学和生活开辟了“绿色通道”,孩子们“进得来,读得起,学得好”,在外面打工的孩子家长们再无后顾之忧。瓦房店市政府向第七初中提出了创建  “素质教育名校”的标准,并从全市各校抽调优秀老师、从全国高校招录优秀毕业生,组成了强大的师资队伍。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瓦房店市各学校、妇联、团组织、社区、村屯、关心下一代协会等,成立了专门的“共享蓝天”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组织机构,专门负责留守流动儿童扶困助学工作,精心策划、组织创建“留守儿童之家”。目前全市共建立了93个“留守儿童之家”,城乡各学校陆续建立了“留守儿童家长学校”,设立专职教师志愿者作为孩子的第二监护人。

   三种角色:老师、父母、医生

  在新启小学校长刘世洲的记忆里,他和班主任老师从来没有正点儿下班过。寄宿制学校实行的是24小时管理,每天晚上,班主任需在陪同孩子们自习后才回家,两个校领导、五个生活老师,呵护着孩子们安然入眠。除了白天正常上课,值班老师必须在22时30分查房之后才能休息。在寄宿制学校,老师除了做好教学工作,还要管孩子们的吃喝拉撒,他们必须是负责的老师、合格的父母。

  每年新生入学的时候,也是老师们最操心的时候。刚刚离开家的留守儿童夜晚不适应,想家想妈妈,哭闹着不睡,班主任老师每天要陪到9时多才能回家。新启小学生活老师丛玉玲哄好了一个,再去安抚另一个,实在闹得厉害的,她就把孩子搂到怀里哄着,直到天亮。后来,搂孩子睡觉成为各寄宿制小学行之有效的办法,加上为孩子集体办生日晚会、班主任老师陪同晚自习等方式,留守儿童对学校这个大家庭的认同感不断增强。

  因为浴室没有建好,曾经有一段时间,第七中学校长张国强每周六的一件大事,就是带领孩子们去洗澡。来回十几里路程,四个老师两个前面带队,两个断后,保护着孩子们的安全。现在,宽大的浴室可以同时容纳60多个孩子洗澡,特殊时期,女孩子还专门享受热水洗头的待遇。每隔一段时间,学校从外面请来理发师为孩子们理发,并请来专业人员,免费为孩子们洗校服。而在各寄宿小学,现代化的洗浴设施已成为基本配置。

  家住驼山乡的宋伟晶两口子一直在外面打工,孩子曲家行从小学三年级开始进入进步小学,去年又升入第七初中。“孩子原来在家走读,作息不规律,吃饭也不讲究营养搭配,成绩也不太好。这几年我们不在身边,孩子的自理能力反而增强了,学习成绩也有了大幅度提高。把孩子放在这里,我们没什么可担心的。”从事生猪养殖的永宁镇村民程丽,最初把孩子李恒鑫送入进步小学时,心里还惴惴不安,生怕孩子吃不好睡不好。有一个周末她偷偷去学校观察,看到孩子正在教室里安静的读书,心里就释然了。

  内 涵教育:  让每个留守儿童都成为有用的人

  今年的一天,教育部一位领导前来第七中学参观时,正赶上学生们在操场跑步。看着一个个朝气蓬勃的面孔,他奇怪地问校长张国强:怎么看不出来哪些是留守学生啊?张国强自豪地回答说:在我们这里,每一个孩子都是宝贝,每一个学生都是阳光少年!

  在每一个寄宿制学校,除配有专门的心理辅导老师,每个老师都是心理辅导员、孩子们的贴心朋友。老师们以超强的耐心加上火热的爱心,努力去除孩子们的心理阴影,并深化内涵教育,开发特色各异的校本课程,培养他们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

  在进步小学,老师们努力“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苏霍姆林斯基)。教室走廊里摆满书籍,成为孩子们随时取用的开放式图书馆,该校无所不在浸润教育,让学校成为一座“爱苑”,一个人文色彩浓郁的大家庭;在世纪小学,由大连市妇联建立的“留守儿童之家”和“阳光心语室”,将浓浓的母爱传递而来。由宝马中国成立的“宝马童悦之家”,以及市少儿图书馆提供的图书达到几万册,让留守儿童们置身于知识的海洋。学校的特色课程开展得有声有色,古筝、舞蹈、美术、科技、写字、花样跳绳、口风琴等,让孩子们乐在其中;在新启小学,我们随时能听到“老师妈妈”的声音,留守儿童不仅在学习上有进步,更在生活上有规律,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多数孩子被评为学校的阳光少年,他们把学校当成了自己的家,放假了,有的都不爱回家了;而在第七中学,多数从寄宿制小学升学而来的孩子们,在优异的办学条件和无忧无虑的生活环境下,继续着自己的梦想。他们和其他同学一样,享受着同一片蓝天,享受着一样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