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市确立“1234”工作思路 扎实推进2016年创模工作

14.06.2016  19:29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工作的有关部署,2016年,丹东市按照“持续巩固已达标指标、全力攻坚未达标指标”的总体要求,确立“1234”工作思路,即突出“围绕一个主题、贯穿两条主线、抓好三项工作、健全四项机制”的工作思路, 扎实推进2016年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工作。

  ——围绕一个主题。紧紧围绕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这一主题,不断巩固省级环保模范城创建成果,做好申报国家环保模范城的各项准备工作。

  ——贯穿两条主线。将落实省级环保模范城复核整改任务和推进26项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指标达标两条主线贯穿全年。推进有关责任部门攻坚解决难以达标的创模指标,确保创建工作不断取得进展。

  ——抓好三项工作。一是抓攻坚克难。进一步加大环保资金投入力度,加快城市环境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加快污水处理厂污泥压滤、脱水等工艺改造,推进金山、五龙背、孤山镇、临港产业园东区、新区污水处理厂等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实现垃圾渗滤液深度处理、达标排放,加快推进雨污分流、五项环境标准化能力建设、有关综合或专项规划环评等任务的实施进程,促进创模难点工作有效解决,努力补齐“短板”。二是抓全民创建。以丹东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为中心,辐射带动东港市、凤城市创建省级环保模范城,宽甸满族自治县创建国家生态县,各城区创建市级环保模范城区,深入开展“绿色社区”等系列基层创建活动,构建立体创建模式,形成全民参与创建的良好氛围,提高公众对城市环境保护的满意率。三是抓特色创建。因地制宜,探索富有丹东特色的创模道路,进一步打好丹东创建工作的“特色牌”,把“蓝天工程”、“碧水工程”等打造成创模示范工程,确保市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00天以上,鸭绿江及其主要支流水质达到相应功能区标准,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形成丹东独有的创模特色,空气、水环境质量保持全省领先水平。 

  ——健全四项机制。一是督查评估机制,把督察评估作为推动创模任务落实的有效手段,贯穿于创建工作各个环节,成为加快创模工作的“推进器”。二是环保投入机制。探索建立多元化的环保投融资机制,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引进民营资本和社会资金,推动环境保护的社会化、市场化和专业化,为创模工作提供资金保障。三是网格化管理长效机制。建立健全网格化管理队伍,对辖区内排污企业、建设项目、饮用水源地、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及生态环境等加强巡查、监督,及时发现和制止环境违法行为,促进区域环境安全。四是档案常态化管理机制。不断健全档案常态化管理机制,按创模档案整编指导目录、创模打分标准等要求,深入推进创城档案建设进度,建设达标档案,夯实创城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