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年前水中推车的交警你好吗?

13.08.2017  09:04

  2017年8月4日,资深媒体人李永宏在朋友圈发布了一张摄于1998年8月4日的老照片,照片中一名交警正在没过膝盖的水中推车。李永宏 摄

12

  2017年8月4日上午8时58分,资深媒体人李永宏在自己的朋友圈发布了一张摄于1998年8月4日的老照片,照片中一名交警正在没过膝盖的水中推车。

  那张照片当时由新华社发了通稿,19年过去,李永宏老师看着同样时间在马路上重点区域备战的年轻交警,想起了当年:照片的主角现在在哪里?还好吗?

  昨日,记者辗转找到了照片中的主角——沈阳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常务副支队长孟冬,对于这张照片他毫不知情;在李永宏发布照片的时间里,备战了一整夜的孟冬在指挥中心自己的办公桌前终于松了一口气——这一次的暴雨避开了沈阳市区。

  资深媒体人网络发布

  老照片寻人

  李永宏是辽沈地区的资深媒体人、高级记者,1986年入职新华社辽宁分社从事新闻报道工作。

  今年8月3日—4日间,按照预告辽宁将要迎来一轮强降雨。

  “8月4日一早我发现一些重点路段还有交警、水务的工作人员在,明显待了一夜的。到了单位,我正好翻出这张摄于19年前的老照片,就发到了网上。”李永宏介绍。

  “1998年那年沈阳的雨水很大。拍照片时应该是当天上午10时左右,雨刚停。地点是在崇山东路上,看到一名交警正在水中推车,随手就拍了下来。他当时正忙,我没打搅他。”

  这张照片和其他一组反映当天沈阳雨情的照片一起通过新华社播发。

  “这么多年,交警一直没有变,这是一种传承啊!我忽然很想知道,当年推车的这名交警,现在在哪里,还好吗!”李永宏表示。

  当年水中推车的交警

  现为副支队长

  经过多日寻访,记者终于找到了照片中的主人公,当时的沈阳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皇姑大队副大队长,如今的沈阳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支队长孟冬。

  “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这张照片,真的太意外了,特别高兴。照片远端还有一名交警,看不太清,让我想想是谁,哈哈。”孟冬很激动。

  “我1996年到皇姑大队任副大队长,主管岗勤工作,就是路面秩序。那会儿柳条湖立交桥还没修,一下大雨,从松花江街到胸科医院、陵东街、崇山东路,马路上就都是水,也是我们交警工作固定的地点,每次下雨必到。至于水中推车对于我们交警来说,实在是太正常了。发生堵车了,你不去谁去?!不管你是中队长、大队长,还是普通民警,都是给老百姓服务的。我们更在意的是城市交通别出问题,谁也不愿意有自然灾害,一旦来了怎么办?交警都是按秒办事,一个信号周期就是上百台车经过。这是最接地气儿的警种了,和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孟冬说。

  马路是交警的舞台

  是交警的情怀与传承

  如今,作为副支队长的孟冬分管指挥中心,越是灾害天气,指挥中心的大银幕和自己电脑的小荧屏就是他的战场。

  “平时主要是早晚高峰,指挥中心都得有人。这个雨季还没过,而且一般到了9月下旬还得有场比较大的雨,然后开始起雾了,再然后开始准备第一场雪……前几天那种降雨,需要一级备勤,大约需要出动2000多名警力,相当于全员上阵。晚上需要300名警力值班随时应对突发情况。车辆至少也要500台。全市500多个点位、重点积水点51个,每个积水点需要配备3名固定人员……”孟冬如数家珍,“现在我自己很少有机会再直接去路面执勤、推车了。不过作为一名老交警,上下班啊、出门啊,只要让我遇到了,我肯定还是会管,这种感觉已经在自己的血液里了。而且这是印在每一个交警骨子里的一种责任感。”

  “我经常说,担当意识、牺牲精神和责任感是每个交警、每个民警都应该具备的基本要求。平时不用你表现出来,遇到拥堵、发水、大雪、大雾,你得往上冲啊,不用别人告诉你,是你能够做、应该做、必须做的,马路就是所有交警人生的舞台,这是我们交警的一种传承,也可以说是一种情怀啊!”孟冬表示。
田申申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隋冠卓

截至上月沈阳市营商办解决企业诉求200件
  本报讯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董丽娜报道截止到Syd.Com.Cn
小区消防通道画上停车位 警方取缔
  沈阳市和平区集贤街38号刚刚引进新物业,Sy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