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审查结果报告

04.02.2016  05:07

辽宁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关于辽宁省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审查结果报告

(2016年1月29日辽宁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主席团第四次会议通过)

辽宁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委员 张玉文

  主席团各位成员:

  辽宁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审查了省人民政府提出的《关于辽宁省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以及辽宁省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财政经济委员会在对计划报告和计划草案进行初步审查的基础上,根据各代表团的审查意见又作了进一步审查。

   现将审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财政经济委员会认为,2015年,省人民政府在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的领导下,积极应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求真务实,攻坚克难,着力推进改革开放,着力实施创新驱动,统筹抓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各项工作,全省经济保持平稳发展态势。总体上看,发展思路进一步明确,改革开放力度进一步加大,经济基础进一步夯实,生态环境有所改善,居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社会保持和谐稳定。与此同时,还应清醒地看到,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还遇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经济增长动力不足,重大项目储备不多,创新创业环境不优。这些问题需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财政经济委员会认为,我省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体现了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体现了省委全会和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提出的主要预期目标任务可行,措施有力,符合辽宁实际。财政经济委员会建议批准省人民政府提出的《关于辽宁省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批准辽宁省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

  三、财政经济委员会强调,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省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适应、把握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增强发展信心,加大改革力度,选准发展支撑点和突破口,坚持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确保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新的更大成绩。

   为此,财政经济委员会建议:

  一是不断增强发展信心。要深刻认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规律特征,自觉把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植根于中央提出的“四个没有变”的经济环境中去谋划安排,努力克服“速度情结”的思维定式和“换挡焦虑”的思想桎梏及“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畏难情绪,要坚持在发展思路和方向上有定力,在调整结构和转型升级上有耐心,牢牢守住稳定经济增长的底线,勇于承受结构调整的阵痛,善于消除速度换挡影响,崇尚善谋善为,凝聚人心,积聚力量,努力形成干事创业谋发展的强大合力,坚决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二是继续加快改革步伐。要继续深化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为目标的经济体制改革,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提高生产要素利用效率。继续深化以提高政府效能为目标的行政体制改革,让简政放权政策措施落地生根,提高政府监管和服务水平。大力推进国企改革,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优化股权结构,切实提高企业融资能力,有重点、有计划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实力和带动力的大型企业集团。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放宽民间资本进入的行业和领域,努力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

  三是夯实经济增长基础。要着力推进结构调整,加减乘除一起做。要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努力实施新兴产业培育发展计划,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要把稳定企业生产经营作为经济稳增长的抓手,在适度扩大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制定有利于“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各项政策措施,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保持实体经济发展活力。要利用现有园区的基础良好、功能完备等优势,积极开展招商引资上项目工作,努力引进符合我省产业发展方向的优质项目落户园区。要不断提高投资效率,进一步健全项目建设工作责任制,充分发挥扩大投资对经济稳增长的关键作用。

  四是深入推进创新创业。要认真贯彻落实《辽宁省自主创新促进条例》,增强企业创新主体责任,发挥科技创新引领发展的作用,加快形成以创新为支撑的经济发展模式。加大研发资金投入力度,多渠道筹集创新引导资金,充分发挥全省投资引导基金作用。建立健全鼓励创新创业的绩效评价机制,激发科研机构和高校创新潜力,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研发的积极性,积极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和产业化。要推进大众创业便利化,构建支持创业的公共服务体系和制度体系,拓展民间资本的发展空间,积极焕发全社会创业活力,形成经济持续增长新动能。

  五是持续提高民生保障水平。要持续增加民生领域的投入,努力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就业、收入、社保、医疗卫生、食品安全等问题,提高社会保障能力和水平。要实施好扶贫攻坚工程,努力实现精准扶贫目标,高质量完成扶贫任务。要有效化解财政收支矛盾,努力实现开源节流。要坚决防止系统性风险集聚,尤其要做好政府债务化解工作,有效防范区域性支付风险、金融风险、隐性失业风险等,构筑经济社会发展安全网,保证我省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