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2014年度卫生计生与人群健康状况报告

17.12.2015  16:23

健康是推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出发,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宏伟目标,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在“十三五”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背景下,为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建设“健康辽宁”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卫生计生工作的重点。为大力推进建设“健康辽宁”,为全省居民健康保驾护航,省卫生计生委连续两年发布健康白皮书,并建立健康白皮书制度,目的就是要从大健康、大卫生、大医学的高度出发,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全面落实各项卫生计生政策,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福祉。

辽宁省2014年度卫生计生与人群健康状况报告》暨辽宁省2014年度健康白皮书的基本情况及辽宁省人群健康现状如下:

一、基本情况

辽宁省2014年度健康白皮书全书232页,分为13个章节,主要涉及人口基本情况、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行为及危险因素、传染病发病、残疾人口现状、精神心理疾病患病率、伤害、地方病控制情况、儿童青少年健康状况、人群健康素养水平、全省医疗卫生服务现状、公共卫生服务现状及与人群健康有关的环境状况等方面的内容。

全书采纳指标302个,比2013年度健康白皮书新增了92个指标。不仅包含了我省居民城乡人口、疾病负担、危险因素、卫生资源、卫生服务等水平和特征,还新增了流动人口分布、药品监督、园林绿化状况等与健康关系密切的指标,丰富了健康白皮书内容,为政府部门把握未来卫生计生工作方向、合理配置卫生资源、促进医防结合提供参考,同时也提醒、指导全省居民提高自身的健康素养水平,学习和掌握预防保健常识,增强对健康危险因素的防范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预防疾病的发生。

二、辽宁省人群健康现状

        (一)全民健康水平进一步提升

全省居民期望寿命稳步提高,在2013年78.6岁的基础上,上升0.56岁,2014年达到79.16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部分慢性病危险因素呈现下降趋势,居民的现吸烟率水平低于2009年我省调查水平,高血压患病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辽宁省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全年共接种疫苗786.7万人次,11种疫苗接种率均超过了99%,有效遏制了传染病的流行。甲状腺肿大、氟中毒等地方病呈零星低发状态,克山病、大骨节病无新发病例。全省目前处于鼠疫静息期,鼠疫宿主及媒介动物密度均呈逐年下降趋势。截至2014年底,全省96.90%的农村人口饮水条件得到改善,74.48%的农村人口饮用了自来水。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68.37%,比2013年(66.92%)提高1.45个百分点。

(二)基本形成了覆盖全省居民的医保网络

2012至2014年间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农合保险覆盖率均呈上升趋势,有效缓解居民的疾病负担。2014年全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649.17万人、738.01万人和1  972.65万人,比2013年分别增加了24.38万人、29.55万人和4.22万人,农村常住人口参合率为99.85%。

(三)人口老龄化、城市化趋势加剧,慢性病为影响人群健康的最主要疾病

2014年全省户籍人口为4244.23万人,  60岁以上人口为860.91万人,占户籍人口的20.28%,比2013年增加50.05万人,同比增长6.17%。2014年全省常住人口为4  391.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为2  944.4万人,比2013年增长27.2万人,同比增长0.90%。农村人口为1447.0万人,比2013年减少25.8万人,同比下降1.75%。在城镇化发展中,人口老龄化趋势仍在进一步加剧。

2014我省城市居民前5位主要疾病死因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  内分泌代谢病、损伤和中毒;农村居民前5位主要疾病死因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损伤和中毒、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代谢病。主要慢性病(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和内分泌代谢病)死亡率占总死亡率比例均超过了87%(城市为88.73%,农村为87.75%)。2014年全省18岁以上居民糖尿病患病率为12.73%,  18岁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25.85%。

慢性病主要危险因素居高不下:2014年全省18岁以上居民超重率为31.87%,肥胖率为9.02%,现吸烟率为24.28%,饮酒率为21.55%,与2009年相比,除现吸烟率水平有所下降,饮酒率水平保持不变外,居民超重和肥胖率均上升显著,其中超重率上升18.9%,肥胖率上升30.7%。

(四)传染病发病率有所上升,死亡率和病死率大幅下降,艾滋病发病逐年上升

2014年全省无甲类传染病发病报告,乙、丙类传染病报告总计159  626例,报告发病率363.61/10万,死亡率0.50/10万,病死率0.14%。与2013年相比,发病率增加了4.37%,死亡率和病死率分别下降了23.08%和30.00%。2014年辽宁省新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2  453例,同比增加33.03%。

(五)人群精神疾病不容忽视,中小学生近视、体重问题突出 

2014年我省居民精神疾病时点患病率为14.05%,终生患病率为15.17%。与10年前调查数据相比,人群终生患病率上升了25.4%。2014年我省居民前三种精神疾病依次为心境障碍、焦虑障碍和物质使用障碍,分别占患病人数32.54%,25.86%和20.48%。

2014年我省中小学生近视眼检出率平均为51.0%,近视眼检出率在8岁以后随年龄增加而上升,17岁时达到76.7%;近视眼学生中,54.0%的男生和59.0%的女生为重度近视。超重发生率为6.6%,肥胖发生率为16.8%。

(六)职业卫生与职业安全需引起重视

2012-2014年全省申报接触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数量逐年增加,接触粉尘、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放射因素的劳动者申报数量分别年均上升34.04%、31.26%、40.07%和27.38%。2014年全省新发职业病人数为3088例,远高于2013年的1179例,职业病死亡人数为16人,低于2013年的69人。2014年全省职业健康体检人数为40.15万人,比2013年增加11.4%。 

(七)卫生人力资源不断加强

2014年全省卫生人员总数为33.9万人,较2012年和2013年均有所上升,2012-2014年间年均上升1.02%。2014年辽宁省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5429个,其中:医院962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33315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1022个、其他卫生机构130个。为不断满足居民的健康需求提供了根本保障。

(八)有利于居民健康的相关环境得到改善,居民健康素养和健康知识知晓水平稳步提升

2014年全省城市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总体良好,15个地表水水源地达标率为95.4%,30个地下水水源地达标率为97.2%。2014年全省城市用水普及率为98.75%,2012-2014年间年均上升0.20%;县城用水普及率为85.19%,3年间年均上升2.53%。2014年全省城市建成区排水管道密度为6.93  km/km2,2012-2014年间年均上升0.60%;县城建成区排水管道密度为5.81  km/km2,3年间年均上升2.74%。2014年全省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11.61  m2,2012-2014年间年均上升3.25%;县城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8.71  m2,3年间年均上升1.31%。另外,生活垃圾处理率、污水处理率、道路清扫保洁面积三年间也均有明显增长。

2014年辽宁省12320公共卫生热线人工接听电话2.8万件次,其中咨询2.7万件次,前5位咨询类型依次为预约挂号类、政策法规类、寻医问药类、传染病类、社会服务项目类。通过电视媒体、健康大讲堂、热线咨询等传播手段,加强了居民健康知识宣传,我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同比上升了11.19%。

今后,省卫生计生委将以打造健康辽宁为目标,继续建立健康白皮书制度,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发展理念,不断筑牢群众健康防线,为进一步提升全省人民健康水平做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