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财两部办公厅通知做好2016年部分财政支农项目实施工作

13.04.2016  10:24

      近日,农业部、财政部办公厅发出通知,要求做好2016年部分财政支农项目实施工作,关于农机购置补贴项目,通知提出,要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突出补贴重点、合理确定补贴标准、强化违规问题查处、积极推进相关试点。

  通知提出,按照“缩范围、控定额、促敞开”的工作思路,要进一步开拓创新、规范管理,持续抓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组织实施工作。

  一是以绿色生态为导向。充分发挥农机化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作用,加大对保护性耕作、深松整地、秸秆还田等绿色增产技术所需机具的补贴力度,力争做到应补尽补、敞开补贴。开展农机深松整地补贴试点的省,要按照《全国农机深松整地作业实施规划(2016-2020年)》组织实施。开展农机报废更新补贴试点的省,要继续按照《2012年农机报废更新补贴试点工作实施指导意见》(农办财【2012】133号)的要求,总结试点经验,加强机制研究,加快老旧农机淘汰,鼓励非试点省结合本地实际积极开展试点,有关要求按照农办财【2012】133号文件执行。

  二是突出补贴重点。要紧紧围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紧密结合农业机械化发展转型升级和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以稳定和提高粮食产能、促进农业生产结构优化、推动粮经饲统筹发展等为目标,进一步调整优化补贴机具品目,将中央财政补贴资金重点用于粮棉油糖及饲草料等主要农作物生产关键环节所需机具,加快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积极发展农机合作社等社会化服务组织。要将一些低端、低值、需求量小和监管难度大的机具品目逐步剔除出补贴范围。

  三是合理确定补贴标准。在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实行定额补贴的前提下,补贴标准原则上按不高于同档产品近年(或上年)平均价格的30%测算。鉴于市场价格具有波动性,在政策实际执行过程中,具体产品或具体档次的实际补贴比例在30%上下浮动符合相关政策规定。为防止个别产品补贴标准过高,各省也可采取限额与比例相结合的方式确定补贴标准,对同类同档机具在省域内实行限额与比例双控,取较低标准额度兑付补贴,具体限定比例由各省结合实际自主确定。

  四是强化违规问题查处。各省要建立健全违规农机产销企业处理机制,加大违规查处信息公开力度,对存在具体违规线索或在其他省发生违规问题的产销企业,可先暂停其补贴资格,涉及资金的处理决定由财政部门会同农机化主管部门共同做出。

  五是积极推进相关试点。各省要结合实际积极开展农机新产品补贴和金融租赁试点。利用中央财政资金开展农机新产品补贴试点的省,要在技术先进、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积极推进试点,探索可复制推广的工作机制。开展大型农机具金融租赁试点的省,要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金融租赁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69号)的要求,积极稳妥开展试点,允许租赁农机等设备的实际使用人按规定享受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摘自:中国农机化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