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三张珍贵的1977年高考准考证找主人

09.06.2017  07:53

  高考见证着社会变迁,在一代代人心里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今年是我国恢复高考40年,40年间,高考紧随时代步伐,不断在考试时间、赶考方式等方面进行多次调整和变革,然而不变的是一代又一代向往高等学府、追逐精彩人生的学子的梦想。6月8日,沈阳收藏家詹洪阁通过沈阳晚报为三张珍贵的高考准考证找家,之所以说它们珍贵,是因为这三张都是国家恢复高考制度第一年的准考证,虽然看似只是薄薄一张纸,但却记录一个人改变命运的瞬间,那里面有欣慰、有笑容、有遗憾、有不甘、也有泪光。

  求助:三张1977年高考准考证找家

  詹洪阁告诉记者,从1987年至今,他收藏了从上世纪50年代初到现在的高考准考证200余张。这其中,最珍贵的当属3张1977年恢复高考第一年的准考证。眼下,他希望把这三张高考准考证免费物归原主,希望能帮它们的主人找回高考记忆。詹洪阁表示,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给百万祈盼“知识改变命运”的学子带来了希望,虽然按当时的办学条件只录取了不到30万人,但是它激励了成千上万的人重新拿起书本,加入求学大军。

  寻人:有些东西的意义是金钱替代不了的

  为什么想要寻找这些准考证的主人?詹洪阁告诉记者,高考准考证都是给人留下回忆、并且改变人一生的东西,它很有纪念意义,是家庭档案的一部分,非常珍贵。他曾尝试在百度上搜索准考证上的名字,但暂时还没有找到它们的主人。不过,他所收藏的毕业证倒是有找到主人的。“我曾收藏了一张清华大学的毕业证,2013年左右,通过媒体牵线,得知毕业证的主人是央视一位播音员的父亲。我去北京把毕业证归还给对方,那时候,播音员的父亲已经过世了。儿子拿到父亲的毕业证时,很高兴,也很感激,说他以前出去总说他爸是清华高材生,别人都不信,这下可以证明了,这让我意识到有些东西的意义是金钱替代不了的。”詹洪阁说。

  接力:南京、淮安两地媒体加入寻人

  记者看到,这三张高考准考证分别来自南京、淮安和苏州,三位考生的姓名分别是杨坚(女)、朱晓明(男)和王逸,其中,苏州考生王逸的准考证上没有考生照片。而杨坚和朱晓明的准考证上,不仅贴有黑白照片,还盖有招考部门的钢印。其中,南京鼓楼区考生杨坚的考点在南京外国语学校。而考生王逸的考点位于苏州三中。考生须知中注明,迟到15分钟作弃考论处,舞弊者试卷作废。当天,沈阳晚报、沈报融媒记者将这一线索反映给南京、淮安两地媒体,两地媒体将以准考证为线索展开寻人,沈阳晚报将对此事继续关注。

  新闻延伸

  从黑白到彩色从纸质到刷卡

  詹洪阁告诉记者,他所收藏的200余张高考准考证是从全国各地“淘”来的。其中,最老的高考准考证是1954年的,考生姓名叫徐宝廷,来自锦州考区。根据上面的时间表可以了解到,当时的考试时间是7月15日至7月17日共三天,需要考九科,分别是语文、数学、外国语、历史、化学、政治常识、地理、物理、生物。

  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准考证相比,国家恢复高考制度后的准考证显得更精致、更规范,准考证上的印章从红戳变成了钢印,准考证的材质也从薄薄的一张纸变成了硬纸板。

  而进入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准考证上的照片从黑白变成了彩色,到本世纪初,一些省市的准考证从统一发放变成了自己网上下载打印,还有一些省市的准考证由纸质变成了IC卡。

  沈阳晚报、沈报融媒高级记者白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