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原:发挥生态优势 念好生态农业这本“致富经”

08.12.2017  11:39

一直以来,开原市始终坚持扎实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发挥资源和生态等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坚持产业与生态互促,开发与保护并重,推动县域经济不断实现新发展。开原市把生态产业发展作为县域经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从工业、农业等产业入手,严格把好“准入关”、“治理关”和“监管关”,从而做强生态产业发展引擎,增强经济发展动力。

开原市位于松辽平原中段,有耕地面积133.5万亩,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110万亩左右。为切实做好粮食作物的绿色生物防控,6月-7月间,开原市在开西平原14万亩水田首次实施了直升机喷洒农药统一防治水稻病虫害作业,1.8万亩实施赤眼蜂、性诱剂、杀虫灯防治水稻二化螟,促进了开原大米品质的提升。目前,开原西部平原的水田已成为辽北最大的绿色稻米生产基地,水稻生产全部实现了标准化和全程机械化。

榛子产业是开原的传统种植产业,是全国榛子产业示范县。开原市众鑫榛子种植专业合作社是开原市众多榛子合作社之一。今年对于众鑫榛子合作社来说,是一个“别样”的丰收年。今年,合作社改变以前租放式管理方式,新增茶园式管理,强化绿色、生态。众鑫榛子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的榛子以口感好、绿色无公害,受到市场青睐,吸引了大量客商洽谈购买。用合作社理事长朱凯的话说,这些年,他带领榛农稳稳盯住榛子生产质量不放松,在统一购销和技术扶持方面更是丝毫不敢大意,遇到再大的问题都要保证榛子的绿色品质。今年,众鑫榛子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榛子亩产实现小突破,由每年亩产350斤增加到亩产400余斤。

近年来,开原市大力发展绿色榛子产业,使开原榛子品牌远近闻名。截至目前,开原市榛林面积已达25.8万亩,预计年产量约946万公斤,年产值约5.67亿元。

蓝莓产业是开原生态产业的另一主要产业,经过几年发展,开原市形成了以林丰乡为中心,辐射周边十余乡镇的种植格局。近千人因种植蓝莓脱贫致富。

我们村里大部分农户都在种植蓝莓,很多人已经过上了有车有房的生活,尤其是近几年,市里大力推进生态农业产业发展,借助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东风,我们又扩大了种植规模,现在全乡蓝莓栽植面积达到1300亩,7个行政村,暖棚6个占地10亩,冷棚10个占地20亩,主要栽植北陆、北蓝、蓝丰等几个品种,其中以北陆品种为主”。开原市林丰乡的贾志强介绍说。

开原市林丰乡蓝莓专业合作社社长杨文成给记者算了一笔帐。现在全乡产蓝莓鲜果130吨左右,平均价格达到每斤15元,年销售额达到390万元。明年进入盛果期,亩产可达到1000-1500斤;新栽植果树100亩,两年后可见果。全部进入盛果期后,全乡年产蓝莓鲜果可达700吨左右。

我们都是农村人,不会讲大道理,只有生活好了,那才是正道儿。这小蓝莓果,别看不起眼,那可是我们的希望果,致富果呀。”村民程良说。

2017年以来,开原市委、市政府坚持新发展理念,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为目标,精心布局生态特色产业,认真研究分析生产结构,制定实施方案,将在国内有较高市场占有率和良好声誉的“开原大米”、“开原大豆”、“开原榛子”、“开原蓝莓”、彩色苗木等作为种植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按照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结合、生产生态协调的原则积极培育壮大特色支柱产业。突出“粮、菜、菌、药、畜”五个重点,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转变经营方式,扶持新型经营主体,提高农户参与度。优化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步伐,逐步扩大经济作物种植规模,推广中药材、食用菌种植,带动全市农业生态产业种植规模发展。开原市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数量达到32个,标准化生产基地面积达到101.9万亩,占全市耕地果园总面积的68.7%。


 


我省强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农业生产稳定向好
  隆冬时节,在开原市宏大农业机械化专业合作社里,辽宁金农网
优化生产布局 强化规模集聚
  隆冬时节,在开原市宏大农业机械化专业合作社里,人民政府
铁岭:开原大米巧用地理标志叫响农业品牌
  让“好吃的米、绿色的米”成为开原大米的显著标识,辽宁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