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先锋打头阵是沈阳的责任担当

25.03.2015  07:52

当先锋打头阵是沈阳的责任担当

———访省委常委、沈阳市委书记曾维

  编者按辽宁,再次置身于关键历史节点。今年是落实中央推进新一轮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重大决策部署的关键之年,也是我省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发展的机遇在何处?挑战有哪些?深化改革的突破口如何选择?新增长点怎样培育?诸多问号,连接着省情市情,事关城乡发展、百姓福祉。

  在探索中,我省各地积极开展“大讨论”活动,解放思想,凝心聚力,理清存在问题,寻找破解之法和今后的发展路径;面对机遇与挑战,都在结合本地实际与国务院28号文件积极对接,全力完成省政府工作报告的具体要求,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今起,本报推出“新一轮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市委书记访谈录”系列报道,充分展示市委书记们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新思考,提出的新观点、新思路。敬请关注。

  以国务院新一轮支持东北振兴重大政策举措出台为标志,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一重大历史时刻,沈阳如何抢抓难得机遇,继续在东北振兴中当先锋打头阵?3月20日,记者采访了省委常委、沈阳市委书记曾维。

   28号文件有7处专门提及沈阳:既体现中央的重视和关心,也为破解改革难题指明方向

  曾维告诉记者,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情况下,老工业基地的体制性、机制性、结构性矛盾集中显现。在这个重要关口,习近平总书记对东北振兴发展作出重要批示,随后国务院出台了28号文件,标志着东北老工业基地进入了新一轮振兴发展的崭新阶段,迎来了十分难得的重大战略机遇。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中央鲜明指出,新一轮振兴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引领、创新驱动、内生增长、转型升级、统筹推进,而且在资金、项目、人才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前所未有,可以说工作指导性强、政策含金量大。特别是在28号文件中有7处专门提及沈阳,既体现了中央对沈阳振兴发展的重视和关心,也为我们进一步破解改革难题、消除瓶颈制约指明了方向。过去大家常说,振兴老工业基地,东北看辽宁,辽宁看沈阳。在振兴战略前十年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我们必须抓住用好重大机遇,更加强化担当精神,推动沈阳在新一轮振兴发展中当先锋、打头阵。

   全面摸清沈阳的家底:从微观层面入手,找准深化改革、推进创新、加快转型的突破口

  沈阳市从年初就开展了全市经济发展状况大调研,以这项工作拉开新一轮振兴发展的帷幕,市委经过了长时间的通盘考虑。大调研有利于全面摸清沈阳的家底,准确判断过去十年振兴发展取得的成果,科学确定沈阳所处的历史方位;有利于真正认清新常态在沈阳究竟“新”在哪里、“常”在何处,切实找准深化改革、推进创新、加快转型的突破口,牢牢把握新一轮振兴发展的主动权。在动员大会上,我们还印发了毛泽东同志的《寻乌调查》,目的就在于引导各方面大力发扬那种求实务实的精神,坚持从企业、产业、行业这样的微观层面入手,认认真真解剖麻雀,进而促进全市上下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让党的这一优良传统实现全面回归,切实以良好的作风投身新一轮发展的崭新实践。可以说,这次经济发展状况大调研,不仅是我们做好今年工作的一场“揭幕战”,更是推动沈阳未来发展的一台“重头戏”。目前,我们的5个专题调研组已经全面行动起来,按计划在3月底完成调研任务。

   构建高端引领、多元发展的产业格局:谁转方式、调结构的力度大、速度快,谁才能走得更稳、笑到最后

  在谈到围绕推动新一轮振兴发展,沈阳如何突出构建高端引领、多元发展的产业格局时,曾维这样表述,在这轮经济下行的过程中,很多传统产业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反观一些新兴产业、高端产业却逆势上扬、增幅很大。从中可以看出,谁转方式、调结构的力度大、速度快,谁才能走得更稳、笑到最后。对于沈阳而言,在新一轮振兴发展过程中,我们着力在构建效益好、质量优的现代产业体系上下功夫,不断提高实体经济发展的水平。具体来讲,就是处理好总量和质量、存量和增量的关系,坚持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做大总量,在调整存量的同时不断做优增量。按照这一要求,一方面,我们要通过重大关键技术攻关、扩大对外开放特别是对欧美国家和地区的开放、推动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等,抓好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切实提高装备制造业的产业竞争力和产品附加值,把沈阳打造成为世界级高端装备制造业基地;另一方面,我们要借助28号文件给予的政策支持,重点围绕智能装备、IC装备、新材料、民用航空等领域,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真正形成多点支撑、多元发展的产业格局。

   建设中德装备园:对沈阳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对于沈阳而言,过去的振兴发展得益于开放,今后的振兴发展更离不开开放。特别应当看到的是,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制造业实力雄厚,拥有一大批掌握世界领先技术的企业,而且与沈阳产业的互补性很强、合作空间很大。抓住中央在沈阳部署建设中德装备园的机遇,深化对德开放,对于沈阳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去年9月,我们在德国慕尼黑举办了中德装备园投资说明会,反响很好。之后,双方往来也十分频繁,尤其是通过德国各类企业协会,达成了一些投资意向。目前,我们正在委托德国SBA公司编制中德装备园规划,并募集了开发建设资金100亿元,已累计投入近20亿元。中德装备园将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并大力推广使用信息通信技术和网络空间虚拟系统相结合的下一代工业生产技术,促进装备制造业向智能生产方向发展,加快建设中德工业4.0战略合作试验区、坚持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示范区、世界级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聚区。

   今年改革重中之重:国企改革解决老工业基地遗留的老问题,行政体制改革解决激发市场活力的新问题

  面对制约影响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的体制机制这一关键问题,曾维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对于沈阳这样的东北老工业基地城市来说,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解决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问题,真正实现全面振兴,归根结底还是要靠深化改革。而深化改革的关键是必须解决好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为此,沈阳今年在改革上有两个重中之重,一个是国资国企改革,解决的是老工业基地遗留的老问题。改革的主线是要以国资改革带动国企改革,加大国有资产资本化、证券化力度,推进北方重工、机床集团等企业与央企战略重组,加快沈鼓集团上市步伐,推动东药集团、中兴商业集团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还要积极开展国有公交企业改革。另一个是行政体制改革,解决的是激发市场活力的新问题。这方面我们前期做了很多工作,下放了一大批审批权限。下一步,我们要在“放权”的同时,进一步在“简政”上下功夫,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真正管住政府“有形的手”,充分调动市场主体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做好两篇创新文章:发挥中科院优势,占据创新高地,形成创新“势能”;真正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

  新一轮振兴发展不仅要向改革要动力,更要向创新要活力。曾维说,新常态下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必须让创新成为驱动发展的新引擎。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努力实现新的更大的突破。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既要抓好重大项目建设,全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更要依托沈阳丰富的科技资源,抓住中央在东北地区设立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战略机遇,以大浑南为核心区,全力争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落户沈阳,并着力做好两篇文章。一篇文章是发挥优势、抢占制高点,全力支持中科院在沈阳建设国际一流、全链条全要素贯通式的沈阳材料国家实验室,积极推进中科院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创新研究院建设等,占据创新高地,形成创新“势能”。一篇文章是营造氛围、形成大气候,积极培育、引进高层次、创业型人才,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给体制内的科技人员“松绑”,真正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

  曾维最后说,带动沈阳经济区各个城市乃至更大范围内的共同发展,是沈阳义不容辞的责任。按照28号文件的要求,在新一轮振兴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抓好完善功能这个关键环节,真正用更加完备的功能与周边区域建立起天然的、紧密的联系。今年,要继续抓好金融集聚区建设,同时,进一步提升贸易会展、物流配送、文化创意等产业的发展水平,切实以强大的产业黏性和完备的产业链条,不断增强沈阳的辐射力和带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