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朋友圈变谣言地

14.01.2015  17:41

人身安全、食品安全、疾病相关、健康养生

占比重最大

为人们提供越来越多信息的同时,微信朋友圈也渐渐成了五花八门的谣言发源地。

近日,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进行的一项微信谣言分析报告显示,在被用户举报为“诈骗和虚假信息”的255篇文章中,人身安全(51%)、食品安全(38%)、疾病相关(16%)和健康养生(8%)四类话题所占比重较大。而这些话题关乎每个人的生命安全与健康,如何炼成“火眼金睛”逐一甄别尤为重要。

记者分析报告后发现,这些谣言文章的主题看似广泛,但都有一个共同特点:激起人们对身体伤害的恐惧和对死亡的焦虑。有超过1/4的谣言使用了“100%”、“第一”等看似客观实则并无权威出处的数字,且平均每篇文章出现了3.56张图片,33%的文章中都包含死亡唤起,使用了“有毒”、“致癌”、“身亡”等词汇。对此,研究人员总结出“数字化+多图+恐怖后果=恐惧情绪”的谣言公式。

针对健康、医疗话题成为谣言主要题材这一现象,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张志安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一方面,大众对于自身健康、安全相关的因素有更高的敏感性和关注度,另一方面,频繁出现的食品安全等问题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解决,这也不断刺激着人们的神经,为谣言的壮大提供了合适的土壤。”他认为,谣言会在微信朋友圈中“耀武扬威”,是因为朋友圈易传难辟的特点。“朋友圈相对封闭,更多用于亲友交流,谣言经亲友转发后可信度便会提高,更易被接受。微信平台缺乏有效的辟谣、止谣方式,也给了造谣者可乘之机,许多被证实的谣言也很难被公众及时了解。”的确,微信的特性使得公众往往选择趋利避害,很多人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成为传播链条上的一环。安徽大学舆情与区域形象研究中心一项针对合肥市民的微信相关调查显示,近七成的受访者对朋友圈转发的内容持“比较相信”的态度,50.46%的受访者转发过健康类信息,仅有3.12%的受访者表示“完全可以”辨别微信谣言。

北京小汤山医院原副院长、中国女医师协会健康教育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韩萍告诉记者:“目前,我国的国民健康教育体系尚不完善,大众缺乏长效、准确且系统的健康信息来源,但大众的健康需求很大,而且健康素养普遍较弱,所以对于谣言的鉴别能力很低。”

要想改善健康谣言满天飞的现状,韩萍建议,首先官方机构要完善健康信息的发布渠道,强化对谣言的甄别、监管手段,及时对谣言进行认定和辟谣;其次,医疗卫生相关行政主管部门、专业机构和媒体等权威宣传机构,也要广泛宣传科学的健康信息,建立正确的健康信息获取途径,丰富权威信息发布,提高国民健康素养;最后,公众在获取健康知识时,也要注意信息源的可靠性和权威性,不断提高自身健康素养,审慎转发,及时澄清,避免谣言的二次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