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一种喜剧让我们泪流满面

19.02.2016  10:51
      善用无形手 打活宣教牌

微信成为大众传播的新阵地

美人鱼》在短短7天时间,票房累计超过18亿元。除周星驰等明星效应以外,最值得关注的是微信的口碑效应。

南通市环保局倪处长看完电影后感慨不已,并在微信朋友圈中写了影评。她说,不评价剧情和影片的手法,从个人感受来讲,环保主题的影片在当今社会能吸引这么多的观众去看,就是一种成功,具有很大的意义。看了之后不仅是一笑而过,还让人有所思考。

她对影片的褒扬让没看过电影的人产生好奇,大家纷纷留言,表示也要去影院看个究竟。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当下的舆论生态正在悄然改变。一个观点、一起事件,往往在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中没有太大涟漪,反而通过微信传播,在短时间内形成强大的链条效应,从而一石激起千层浪。

得益于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微信能较好地实现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在通道之间的相互连接和转换。

因此,与以往大众传播的单向性为主的传播模式相比,微信传播更加具有颠覆性的影响。这种影响表现在内容类型、传播途径、接收方式等环节及其对舆论生态的改变,微信正成为一只影响当下舆论生态的“看不见的手”。

对于环境宣教来说,善于运用微信、微博等社会新媒体,使其和传统媒体相融合,才能使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方式更加多元、自主和开放,有利于形成环境宣传教育大格局。

活用大众媒体的影响力

一部传播如此广泛的电影,对公众的环境理念影响显而易见。中国绿发会濒危物种基金水生野生动物保护项目负责人蒋忆说,春节几日竟然收到了好几笔捐款。捐款的人说,以前不理解你们的工作,看了电影以后,触动深刻,我们实践中参与有限,只能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蒋忆认为,《美人鱼》给普通公众带来环保的反思,唤醒公众的环境意识实属不易。并且,这种反思还能反哺到行动中来,是应该鼓励和赞扬的。那么,广告尚能植入电影,我们的宣教理念可不可以植入呢?

当然可以。蒋忆说:“宣教理念植入电影目前没有被主流认识,也没有人花钱花精力去做。

目前,主流的宣教形式还比较单一。蒋忆举例说,使用海报、横幅等平面宣传,也有直接进入课堂,或举办讲座、分享会等形式。互动最多的是生态假期,带公众去体验环境的美好并参与抵制破坏行动。

蒋忆建议探索创新宣传方式,如将环保搬到微课堂。有些公益组织从事儿童教育,会开发微课课程,他们就会提供一些野保的素材,扩大传播的范围。

跟上热点节奏并深入系统宣传

其实,一些环保组织也意识到文艺创作的影响力,一度跃跃欲试,但作品往往差强人意,经常是自说自话。

环保行动者基金发起人冯永锋是这样理解的,他认为,文艺工作者有专业、懂市场。创作的作品往往符合市场需求,形成巨大影响力,比如《后天》、《2012》、《可可西里》。但这些创作以自发的居多,环保专业部门参与少。严格来说,环境宣教和文艺创作的结合并不紧密。

除《美人鱼》外,真正意义上的环保电影也比比皆是。环保纪录片导演乔乔数给记者听:“路易·西霍尤斯的《海豚湾》、雅克·贝汉的《海洋》、宫崎骏的《天空之城》……这些都是大师级的作品。

可是,往往这些作品上映以后,公众泛泛地讨论下,就销声匿迹了。

文学也同样有这样的尴尬问题,冯永锋曾和朋友讨论,为什么中国的环境文学总是不温不火。结论是,环保从业人员创作的产品,终究与公众的喜闻乐见程度差上几筹。要想改变这个现象,最好的办法就是各司其职。

各司其职不是有意识地分配或是掌控,而是互相激发。环保从业人员,通过自己对一些议题的努力带动,激发文艺工作者来参与。《可可西里》拍摄前,华谊老总王中军在环保人士的带领下,前往可可西里,听了野牦牛队的壮烈故事,深受感动,回去后立即拍板请陆川拍摄《可可西里》。保护可可西里生态的思想深入人心,口碑与社会效益并驾齐驱。

同样需要有心的是,当公众对一些环保题材的影片热烈追捧时,环保部门和相关组织应当顺势而为。在相应题材的事件上,多提供一些公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和服务。

比如《美人鱼》必然会带动社会对海洋保护的关注。那么,与海洋保护相关的主题,无论是保护鲨鱼、中华鲎、海龟、珊瑚礁,或是保护海水江豚、淡水江豚、拯救海洋表演动物等,都可以借机做很多事情,方便想参与海洋保护的公众,能够及时地参与其间。公众仅仅有保护的热情和意识还不够,环保部门应对此系统、深入地进行引导。

马上就评

以梦为马

刚刚过去的猴年春节,集齐五福的余温渐渐在社交媒体上冷却。大年初五,关于上天和入海的话题又重启人们的兴奋。尽管多数人对引力波的概念知之甚少,但并不影响他们分享人类共同的喜悦,把来自宇宙的声音一而再、再而三,重温、解读、传播。与此同时,来自周星驰的电影《美人鱼》又将人们的视野牵引回大海,欠星爷的电影票该还了。人们在3年磨一剑的周氏电影里,笑了、哭了、痛了、悟了。

不管是九天揽月还是五洋捉鳖,终究殊途同归。一次科学界的重大发现,一场成功的商业电影,乍看上去形式、内涵、性质皆不同,但冥冥中又脉脉相通。

天空和海洋,曾一度苦苦桎梏着人类的知识圈。但引力波的存在,极大地开阔了人们的眼界,让人窥见了宇宙的壮丽和秩序,感受到大自然难以理解的复杂,真正体会了何为上穷碧落下黄泉。

而电影《美人鱼》表面看是一个极为成功的秀,但它引发的话题,和几十亿元的票房影响力,得以照见一个精骛八极、心游万仞的海洋世界。在这样的海洋世界里,人们同样接受到想像力的引力波,领略了来自海洋的神奇与斑斓。

电影在结尾处,男女主角在海洋里携手漫游,庞然的鲸鱼自浩瀚的蓝色海水中缓缓游过。在我看来,再也没有比海底漫步更富禅意的相守了,也再没有比回到海洋更讽刺的了。

曾有一种学说,生命起源于海洋。45亿年前,地球形成。38亿年前,天地洪荒,海洋中却开始孕育生命。历经亿万年的进化,原始水母、三叶虫、鹦鹉螺、蛤类、珊瑚等出现。再经过4亿年,海洋中出现了鱼类。沧海桑田不过弹指一瞬,大海孕育生命,生命又走上陆地,经过严酷的考验,适应环境。一部分生命回到海洋,一部分留在陆地。人类,由此演化。

从海洋中走出来的人类,经历若干年的进化,理应变得更加文明和成熟,却掉头将刺刀指向孕育自己的摇篮。这是不是一种讽刺?

90分钟的电影结束后,能留下什么?能让破坏环境的企业就此住手吗?不见得。能让屠杀野生动物的事件休止吗?好像也不见得。

但这部电影,确实带来一种全新看待海洋、看待人类自我的方式。它是一部商业片,却普及了成千上万人的环境知识。明明讲的是保护环境的大道理,却让听者甘之若饴,收获颇丰,说这是一场成功的环境教育并不为过。

教育往往是润物细无声的。电影是在造梦,但是如果这个梦足够现实、足够栩栩如生,便会让人产生强烈的反思。被污染的海水和强力声纳装置折磨的是人鱼的身体,却拷问着屏幕外每一位观众的良知。原来现实如此残酷,幻想中的碧海蓝天已经如此肮脏,人类生存的地方已经千疮百孔。

海子有一著名的诗篇《以梦为马》,把自己的梦想作为前进的方向和动力。走入影院的有老有少,连懵懂的孩童也看懂了星爷的故事。《美人鱼》改编自童话,又赋予其新的生命力。它述说了真善美,述说了大自然的博大与精妙,述说了童话故事不全是骗人的——至少前方还有希望。

在骨感的现实面前,给孩童心中留下一方美好,播下一颗环保的种子,种下梦的希望。或许下一次,当看见大海的时候,你便能够“听见”美人鱼的歌唱。大海一望无际,但它有了新的意义。

各方声音

老少皆宜

嘟嘟:我女儿8岁半,看了以后我问她,你觉得这部影片最想表达什么意思?她很快就回答:如果世界上没有干净的水和空气,要钱有什么意思呢?虽然只是电影里的一句台词,但是她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了出来。连小朋友都看懂了,对成人的教育意义就更大了。

寓教于乐

苏拉:抛开那些虚头巴脑的所谓“情怀”,摸摸你自己的良心,这电影,它让你笑了,也让你哭了,环保,有真爱——光是这些,是不是已经比小时代好看了太多?既然这样,它就是一部值得看的好电影。

关注现实

笑雅:香港的填海面积超过了其总面积的6.5%,迪拜填海造出了4个岛,韩国开启了世界最大围海造地工程,荷兰长期围海造田……填海是全世界要面对的发展问题和环境问题。《美人鱼》把人类生存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复杂矛盾抛出来,是值得探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