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将试点推行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21.09.2016  09:37

  成绩表达采用分数、等级等多种形式呈现,鼓励有条件地区实行“等级”呈现计分科目语数外统一考,根据文理兼顾、负担适度原则确定其他录取计分科目加分录取取消体育、艺术加分项目,给予有条件的高中一定数量的自主招生名额。

  记者20日从教育部获悉,我国将在试点地区推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将学业水平考试作为检测学生完成初中教育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主要依据,实现“一考多用”,减轻学生多次备考负担。

  针对“唯分数”“机械记忆”“加分项目不合理”等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表现突出的问题,教育部20日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在试点地区推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招生录取办法、进一步完善自主招生政策和加强考试招生管理。

  意见明确,2020年左右初步形成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式。

  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司长郑富芝说:“上高中不仅看学业成绩,还要看学生思想品德、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等方面的情况,全面考查,综合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在考试内容上,强调减少单纯记忆、机械训练性质的内容,注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素质。”郑富芝说。

  此外,在成绩表达上,意见要求可以采用分数、等级等多种形式呈现,重申了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实行“等级”呈现的要求,避免学生分分必争、过度竞争。

  综合改革试点的主要内容还包括,录取计分科目构成、关注个体差异、发挥综合素质评价的作用。“语文、数学、外语统一作为考试科目。同时,根据文理兼顾、负担适度的原则,由试点地区确定其他纳入录取的计分科目,防止群体性偏科和增加学生负担。”郑富芝说,除此之外,要求将体育科目纳入录取计分科目,科学确定考试分值或等级要求,引导学生加强体育锻炼。

  意见强调,大幅减少、严格控制加分项目,取消体育、艺术等学生加分项目,相关特长和表现等计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组织对本地区加分项目和分值进行清理和规范,取消不合理的加分项目,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地方实际保留的加分项目,要严格控制加分分值,健全考生加分资格审核公示制度。

  据了解,综合改革试点地区的确定由各地结合自身情况自行决定,试点地区从2017年之后入学的初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试点之外的其他地区,可以继续按照现行的招生录取方式进行招生。

  聚焦中考改革四大看点

   【看点一:推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实现一考多用】

  【文件】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主要衡量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习要求的程度,考试成绩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基本依据。已经实行初中毕业、高中招生“两考合一”的地区要统一规范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把《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 所设定的全部科目纳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范围,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每门课程,确保初中教育的基本质量。个别没有实行“两考合一”的地区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过渡到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实现一考多用,避免多次考试,加重学生备考负担。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汪明】推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可以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每门课程,克服一些科目“不考不教、不考不学”的倾向。为了防止增加学生负担,改革进行了综合设计。从考试内容上,强调减少单纯记忆、机械训练性质的内容;从成绩呈现方式上,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实行“等级”呈现,克服分分计较;在试点地区“录取计分科目”的构成和数量上,要求除语文、数学、外语3科以及体育科目之外做到文理兼顾、负担适度,不是把所有的考试科目都纳入录取计分总成绩,没有纳入总成绩的科目考试成绩合格即可。

  【清华大学附中校长王殿军】过去我们比较重视传统意义上的中考科目,所以中考科目方面的师资力量比较雄厚,相对而言,其他科目的师资力量就比较薄弱。这次改革,意味着更加重视全面基础和素养。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解决各学科师资配备均衡的问题。

   【看点二: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文件】 综合素质评价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状况的观察、记录和分析,是培育学生良好品行、发展个性特长的重要手段。根据义务教育的性质、学生年龄特点,结合教育教学实际,细化和完善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五个方面的评价内容和要求,充分反映学生的全面发展情况和个性特长,注重考查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养成和突出表现。初中学校要将用于招生使用的活动记录和事实材料进行公示、审核,为每位学生建立综合素质评价档案,提供给高中学校招生使用。

  【清华大学附中校长王殿军】综合素质评价是中考改革成败的关键。综合素质评价的推出,让我们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扭转以考试成绩和分数单一的评价学生的局面,克服了仅仅用终结性的中考成绩来选拔学生的弊端。只要能做到客观真实的过程记录,公开透明的公示体系,能确保评价的权威性、科学性和公平公正性,那么综合素质评价就一定能够发挥很好的作用。

  【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司长郑富芝】引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就必须考虑我国农村地区的学生面临的问题。如果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使用最终使农村孩子吃亏,那我们的改革是失败的。事实上,城市的学生社会实践可以去科技馆、博物馆,农村的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优势,参加生产劳动、亲近大自然。场合、地点、方式和内容不重要,做与不做最重要。我们要让孩子走出课堂,不要死读书,达到育人的目的就可以了。

   【看点三:克服唯分数论 改革招生录取办法】

  【文件】试点地区要改革录取计分科目的构成,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中选择部分科目作为录取计分科目,除语文、数学、外语科目外,根据文理兼顾、负担适度的原则,确定其他具体科目及数量,防止群体性偏科和加重学生负担。要将体育科目纳入录取计分科目,科学确定考试分值或等级要求,引导学生加强体育锻炼。试点地区要将综合素质评价作为招生录取的依据或参考。

  【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 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考试招生录取模式和管理机制,与高考改革相衔接、相协调,改变了传统考试“唯分数”录取模式,给不同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成长成才路径、发展希望和公平机会,是充满公平理念和创新思想的改革举措。

   【看点四:取消体育、艺术等特长生 完善自主招生政策】

  【文件】大幅减少、严格控制加分项目,取消体育、艺术等学生加分项目,相关特长和表现等计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要给予有条件的高中阶段学校一定数量的自主招生名额。

  【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司长郑富芝】高中学校自主招生的对象,就是具有学科特长、创新潜质的学生,目的就是推动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有特色发展,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

  同时,中考改革关系广大中小学生切身利益。针对当前一些地方考试招生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我们要通过机制建设、加强管理,为学生创造公平的升学机会。加强自主招生管理,保障公平公正,严格规范自主招生办法和程序,将自主招生的各个环节和录取结果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本地动态

  按要求辽宁明年8月前 上报中考改革实施意见

  沈阳已实现“两考合一”的学业水平考试

  本报讯 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徐月姣报道 教育部部署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要求各省制订实施意见,2017年8月底前报教育部备案。

  目前,沈阳市已实现了教育部要求改革内容中的“两考合一”,但辽宁省各城市并没有都进行“两考合一”改革,而按照教育部要求,我省整体的中考改革实施意见预计将按照教育部要求在明年8月前完成。

  沈阳市早于2013年出台了《沈阳市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调整方案(试行)》,并于今年全面实施。其中提出了初中毕业生实行毕业考试和升学考试两考合一的学业水平考试,这与教育部提出的改革意见是一致的。教育部之所以推行“两考合一”的模式是为了实现“一考多用,避免多次考试,加重学生备考负担”。

  教育部提出的中考改革意见还提出,要将体育科目纳入录取计分科目,科学确定考试分值或等级要求,引导学生加强体育锻炼,而沈阳多年来一直将体育成绩计入中考总成绩。

  沈阳中考调整方案中“初中毕业生考试与评价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一部分是综合素质评价”一项也与教育部提出的基本要求一致。但教育部关于综合素质评价做了更细致的要求,如“初中学校要将用于招生使用的活动记录和事实材料进行公示、审核”等。

  对于教育部要求的“取消体育、艺术等学生加分项目”,沈阳目前也已经做到了。可以说,在中考改革方面,沈阳在辽宁是走在前列的。那么,教育部提出的改革意见,沈阳还有哪些是没有的呢?

  教育部此次针对有条件的试点地区提出,“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各门科目合格的前提下,也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选择录取计分科目的机会”。教育人士认为,这一点对沈阳来说还是比较“前卫”的,就这个模式本身来说虽然是为了与高考改革相呼应,发挥学科优势,促进学生发展兴趣爱好,但具体实施起来并不容易,可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沈阳是否能成为“有条件的试点地区”也还是个未知数。

  此次教育部提出的“要给予有条件的高中阶段学校一定数量的自主招生名额,招收具有学科特长、创新潜质的学生”,对沈阳来说也是一个需要进一步探索的新课题。

  权威解答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中考改革答记者问

  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目标和任务是什么?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招生录取办法与以往有何不同?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负责人。

  问: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与传统意义上的中考是什么关系?

  答:推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不是取消中考,而是将初中毕业考试和高中招生考试合二为一,实现一考多用,避免多次考试,减轻学生重复备考的负担和压力。近年来许多地方进行了“两考合一”的探索,但名称、要求不一,这次进行了统一规范。

  问:这次综合素质评价改革有什么新的要求?

  答:经过多年实践,各地初步建立了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这次改革又进行了完善。一是在评价内容上,要求细化和完善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五个方面的评价内容和要求。二是在评价重点上,强调反映学生的全面发展情况和个性特长,注重考查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和突出表现。三是在评价程序上,强调要做好写实记录、遴选典型事实材料、将用于招生使用的事实材料进行公示、审核、建立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四是在结果使用上,实行谁使用谁评价,由高中学校根据学校办学特色制定具体的使用办法。

  问:探索给学生一点自主选择的机会,该如何避免偏科?

  答:《指导意见》提出,有条件的试点地区,在学业水平考试科目合格的前提下,也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选择录取计分科目的机会。这项改革试点有三个重要前提:一是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基础。由于国家课程方案所设定的科目均列入学业水平考试的范围,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参加所有科目考试,可以选择的只是除语文、数学、外语、体育科目外的其他“录取计分科目”。因此,没有选择的科目也不能“不学”“不考”。二是建立在学业水平考试各门科目合格的前提下,不仅所有科目“要学”“要考”,而且都要达到“合格”。三是注重文理兼顾。为了防止出现偏科,学生在选择录取计分科目时,要做到文理兼顾,不能只选文科类科目,也不能只选理科类科目。

  本版稿件除署名外均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