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自北兮 回北方

01.07.2015  10:56

1  北平(1934年3月-1936年11月)

创校和第一次迁校

从“九一八”事变爆发的第二天起,一些不愿当亡国奴的东北青少年逃往关内。1934年初,流亡入关的东北学生已有数万人。流亡到关内的东北籍知名人士,如高惜冰、齐世英、李锡恩、周天放、臧启芳、董文琦、黄剑秋等,认为有必要创办一所中学,解决东北流亡学生就学与生活问题,保护和培植东北的爱国力量。大家公推高惜冰、臧启芳、周天放等为代表赴南京,以东北协会名义请愿。北平、南京两地共同努力,于1934年3月26日在北平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国立中学——国立东北中山中学。1936年中山毕业的几个初中班,在参加北平市中学生毕业会考时,团体总分名列第一。

1936年11月,日寇侵华日急,形势险恶,东北中山被迫南迁。

2    南京板桥(1936年11月-1937年11月)

第二次迁校

1936午11月,中山师生(其中初中一、二年级暂留北平分校)到达南京的板桥镇。新校舍每一栋房屋均以东北的省、县名命名,校园内还用红砖砌出“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八个大字,以此激励师生们知耻后勇、卧薪尝胆、同仇敌忾。1937年秋季高、初中毕业各班学生参加南京市中学生毕业会考,中山团体平均总分名列第一。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全面抗战开始。在平津沦陷前夕,部分北平分校学生从军奔赴抗战一线,部分南下板桥至校部。

1937午8月,日寇大举进攻上海。1937年11月,全校师生忍痛撤离了板桥镇。

3  湖南璜璧堂(1937年11月-1938年11月)

第三次迁校

师生乘货车抵芜湖,候船数日,再分乘小火轮沿长江至安庆,再乘船赴武汉。途中遭敌机轰炸与扫射,惊险万分。在武汉停留20余天后,12月底乘火车到湘潭,再徒步经湘乡抵达永丰镇。此次西迁历时逾一个半月。学校还在武汉招收流亡学生100余人。中山在璜璧堂时期,由国文老师郝泠若所作“白山高,黑水长……我来自北兮回北方”的一首歌词定为《中山校歌》,由音乐老师马白水谱曲。歌词悲壮凄楚,慷慨激昂,凝炼了中山之魂。1938年2月8日,中山早期学生、空军巴清正在武汉与日机空战中壮烈殉国。学校据烈士遗愿,用抚恤金设“清正奖学金”。

1938年10月,广州、武汉相继沦陷,湖南形势危急。1938年11月,学校紧急撤离璜璧堂。

4    湘桂黔蜀路(1938年11月-1939年5月)

怀远复课三个月

1938年11月12日,从璜璧堂徒步出发,经由湘乡到湘潭后,登上火车沿粤汉路南下。至霞流,因长沙大火全线停车,师生困坐车中,一天断水断食。继续南行到衡阳,又遇上日机大轰炸,师生离车爬上附近山坡躲避,一整天没吃没喝。再沿湘桂路西南行,于11月17日抵达桂林。休整一个星期后,徒步行军26天、800里,抵达怀远镇。途中,经柳州遇车祸:一名学生死亡、五名学生受伤。

学校决定在怀远短暂休整后,借房复课三个月。1939年4月,再踏赴川之路,或徒步或搭车,到贵阳集中。自贵阳乘车沿川黔公路北上,经乌江渡、娄山关等险路后入川,于4月底抵达重庆,遭遇“五·三”大轰炸,建校元勋、数学老师宋子和及其夫人和三名学生罹难。

5  四川静宁寺(1939年5月-1946年10月)

第四次迁校

1939年5月下旬,到达西迁最后一站——四川静宁寺。历时七个月,多数时间是靠师生们两条腿长途奔波。从此,师生们开始了相对安定的校园生活,也开始招收其他沦陷区的学生和部分西南籍学生(川籍生居多)。1941年秋,东北中学被解散,初中部并入中山中学。

抗战胜利后,中山中学于1946年10月踏上返乡路。

6    沈阳(1946年10月-同年12月底)

我来自北兮回北方

1946年10月,告别了静宁寺。

师生坐车经重庆,在宜昌候船一个月,于11月中旬到南京,再到上海,于12月中旬乘海轮北上,在塘沽登陆,改乘火车于12月底到达沈阳。此外,还有少数学生或乘车或徒步,穿越解放区,经太原、北平于10月初到沈阳,比大队伍早到两个多月。

至此,中山师生实现“我来自北兮回北方”的夙愿。

截至上月沈阳市营商办解决企业诉求200件
  本报讯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董丽娜报道截止到Syd.Com.Cn
小区消防通道画上停车位 警方取缔
  沈阳市和平区集贤街38号刚刚引进新物业,Sy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