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 在抚顺大地持续推进

28.11.2014  12:13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市以深入实施《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    (2001—2010年)为切入点,把消除贫困、改善民生作为重点工作,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不仅基本解决了少数贫困人口温饱问题,同时,进一步改善了贫困地区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巩固温饱成果,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和综合素质不断提高,贫困乡村的基础设施建

设逐步改善。特别是实施第二个《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    (2011—2020)以来,全市扶贫开发工作再发力、合力攻坚,将扶贫开发工作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扶贫开发--任重而道远

        经过上一轮十年的扶贫攻坚,全市多数贫困人口实现了脱贫,收入持续提高,但收入差距拉大、相对贫困凸显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特别是,我市三县相当大比例的乡村位于大伙房水库上游和周边,是辽宁东部的“绿色屏障”和辽宁中部城市群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多年来,出于生态环境建设和涵养水源的要求,当地人民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从而失去了对资源的直接开发利用,其产业布局和产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致使这一地区失去了很多发展机会,直接影响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损失了本应获得均等发展的机会。加之地处山区,人均耕地面积少,致使这一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低收入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渠道单一,经济收入低。虽然贫困人口持续减少,但贫困人口数量依然很大。全市现存建档立卡贫困村112个、占三县总村数的24.5%,贫困人口9.94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13.1%,比全省高出3个百分点,稳定脱贫任务十分艰巨。

        扶贫开发初尝硕果

        尽管扶贫开发任务艰辛而艰巨,但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改变贫困地区面貌作为重点民生工程,持续发力,不断加大投入,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截至2013年,全市实现了公路、用电、电话和电视信号村村通,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5%,2011年,省扶贫开发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12年增长12.4%,增长速度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到2013年,全市省扶贫标准以下低收入贫困人口已由2011年的16.28万人,减少到目前的9.94万人,贫困人口净减少6.34万人。

        向五穷宣战

        这些年来,我市的扶贫开发工作之所以取得了巨大成绩。那就是,经过多年的长期探索,全市扶贫工作抓住了影

响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要害,精准发力,在五方面五箭齐发,一举斩断贫困代际传递。一是突出教育培训,帮助贫困群众力拔穷根。在省办的支持下,我市开启了政府、高等院

校和企业共同参与协作,扶贫、教育和新农村建设一体的教育扶贫。整合14家培训机构培训资源和阳光工程、雨露计划、科技培训等多项培训资金2000多万元,对近两万贫困地区劳动力实施了实用技术和创业技能培训。有针对性的培训,极大地调动了贫困群众思富求变的积极性,脱贫致富的本领不断提高。二是突出产业培育,帮助贫困群众力改穷业。产业是发展的支撑,扶贫的重点是要帮助贫困地区找到致富的产业。经过几年的扶贫支持,全市贫困地区基本形成了以中药材、食用菌、山野菜等为主的“一乡一业”    “一村一品”增收致富产业格局,特别是紧紧瞄准贫困村、贫困户,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产业结构,改变传统小农经济的格局,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生态旅游业等比较优势产业,形成贫困村村村有致富产业,贫困户家家有增收项目;三是突出移民搬迁,帮助贫困群众力娜穷窝。日前,记者来到清原湾甸子镇红树沟村移民小区,才从沟里搬到移民小区生活的村民冷守林说,搬出生活不便的沟里,感觉自己人都变年轻啦!近年来,我市坚持政府主导、群众自愿、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先易后难、有序推进的原则,精心实施移民扶贫,并确保了移民人口“搬得出,留得住,能就业,有保障”。2013年,我市就实施整村搬迁集中安置移民143户,2011年以来,全市共有948户贫困户实施了移民搬迁,挪出偏僻穷窝,过上好日子;四是突出设施建设,帮助贫困群众力换穷貌。   

多年来,我市以村镇和产业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完善农村居住条件和生产生活设施为抓手,打造农村设施完善、服务功能齐全、村容整洁、管理有序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体系。截至2013年,全市实现了公路、用电、电话和电视信号村村通,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5%。五是突出金融服务,帮助贫困群众力破穷障。即发挥好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采取商业化运营和政策性引导相结合的方式,鼓励金    融资本、社会资金投入扶贫开发。完善贫困村互助金组织,吸引农户自愿入股,接受社会捐赠资金,为贫困户发展生产    提供金融服务。经过多年坚持积极探索、创新方式,我市的扶贫开发资金实现了大水漫灌到精准扶贫的转变。在290个    村推行了互助式扶贫和小额信贷扶贫,用于支持农户生产发展的扶贫周转资金已经增加到1.79亿元,年可扶持贫困农    户近2万户(次)。同时,建立了抚顺市数字扶贫平台,实现扶贫资金、扶贫项目全程数字化管理。破“五穷”不仅大大改变了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面貌,同时也使我市的扶贫开发工作实现了从扶持温饱型向推动发展型的转变,通过扶智扶志,实现了农民从被动脱贫到主动致富的转变。

        社会总动员合力扶贫

        提到2013年“8·16”那场特大洪灾,清原红透山镇沔阳村的村民至今对市公安局的对口帮扶念念不忘。  “是他

们最早给我们送来了粮食,给我们抢通了略,他们就是共产党派来的大恩人。”村民如是说。几年来,我市在扶贫工作

中,实现了从政府主导到“三位一体”的转变。既注重有效发挥专项和行业扶贫的作用,又注重动员和组织社会各界

帮扶贫困地区。2011年以来,全市各级扶贫部门积极组织开展各类专项扶贫工程,累计投入专项扶贫资金1.1亿元,扶持5.95万户、16.6万贫困人口实施项目到户扶贫,对948户贫困户实施移民搬迁,对20家省以上扶贫龙头企业提供贷款贴息资金支持。省直19个帮扶单位,为帮扶村直接投入资金、物资折合4458.3万元,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很大改善。尤其是去年“8·16”特大洪灾后,我市动员社会各界力量支持灾区建设,在最短时间内恢复了灾区交通、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以最快速度启动了灾后恢复重建,保证灾区社会和谐稳定,经济持续平稳发展。

        扶贫开发再发力

        11月11日,在清原敖家堡乡大莱河村,只见市规划局驻村千部正在村里开展工作。日前,向贫困村选派驻村工作队工作已在我市全面启动。经认真准备和谋划,在省已经派驻我市14个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基础上,我市组织市、县(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选派294名干部、组建了98个扶贫工作队,深入到全市112个贫困村开展驻村扶贫工作。这意味着,新一轮扶贫攻坚工作已在我市全面展开。     

        在此轮扶贫工作中,我市重点将围绕权责到县,规划到片,干部到村,项目到户,扶贫到人,进一步落实机制创新,实施精准扶贫工程,齐心协力打一场扶贫开发攻坚战、歼灭战。为此,全市将以扶贫对象稳定脱贫为目标,确保全市省定9.9万贫困人口到2020年稳定实现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有保障;112个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市平均水平。尤其是要全面贯彻实施精准扶贫,集中力量打好扶贫攻坚战,确保今年实现3.77万以上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这必将是又一场攻坚战、硬战,但是,我市有决心和信心,在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进一步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和发展后劲,实行更科学更有效的扶贫,确保通过注重整体推进与精准到户、加快发展与保护生态、各方支持与贫困地区自身奋斗相结合,汇聚强大力量,努力啃下扶贫攻坚的“硬骨头”,戮力同心打赢这场硬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