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扶贫攻坚谋势布局 全力冲刺全面小康目标

18.12.2015  10:47

  到2020年,全省15个扶贫工作重点县全部摘掉贫困县的“帽子”,1791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基本实现整村脱贫,全省现行标准下81万国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省委、省政府发出了实施扶贫攻坚,全力冲刺全面小康目标的总攻令,吹响了全省脱扶攻坚大决战的号角。锁定重点区域,精心排阵,巧妙布局,精准发力,攻坚拔寨,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十三五”时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第一个百年目标的五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后冲刺的五年,也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取得决定性成效的五年。历史和现实社会发展规律表明,我国必将成为高收入国家,而中等收入阶段却是一个经济发展泥潭,只有快速跨过去才能谋求长远持续发展。摆脱“中等收入陷阱”其中重要的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有就业的增长,有收入的增长,有资源环境支撑的增长。

  贫困问题是当今世界最突出的社会问题,是人类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一方面,贫困是对人的尊严和体面生活权利的剥夺,是对社会公正的亵渎;另一方面,贫困使之成为引发诸多社会、环境和安全问题的重要根源。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将扶贫开发纳入“十三五”规划的重要内容。

  新时期以来,省委、省政府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扶贫开发的战略部署,通过不断增加对贫困地区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投入,通过对低收入贫困群体实施特惠扶持,到2014年底,全省建档立卡低收入贫困人口由2011年的314万人减少到214万人。贫困发生率从14.8%,下降到9.2%,贫困状况得到有效缓解。其中国标贫困人口由157万人减少到81万人。

  由于地理、历史、不均衡发展政策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的不平衡发展等因素,我省相对贫困现象凸显,区域间居民收入差距依然较大,已经成为影响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中的“短板”。省委、省政府抓住国家新一轮东北振兴的发展机遇,实施突破辽西北战略,促进省内区域间协调可持续发展,落实脱贫攻坚行动计划,向全面小康加油助力,全力冲刺。

  创新健全精准扶贫工作机制,按照“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的要求,实施扶贫攻坚行动计划。扶贫要精准,精准要落实,考验的是共产党人的责任与担当,考验的是人民政府是不是真正为人民。建立健全完善的规章制度,帮到最需要的人,扶到最关键的点,保证把水浇到最应该浇的庄稼上,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

  要找准工作的突破口和切入点,不断强化精准扶贫的各项工作举措。突出基础建设“补短板”,突出培育产业“强支撑”,突出教育培训“拔穷根”,突出易地搬迁“挪穷窝”,突出兜底保障“全覆盖”,不断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实现稳定增收脱贫。要坚持改革创新,积极探索精准扶贫的新思路、新机制。制定好扶贫开发“十三五”规划,用规划指导实践。完善扶贫开发工作体系,通过思想帮扶、造血发展、内源扶贫,不断提高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脱贫致富能力。

  突出重点,全力推进专项扶贫实现精准扶持,强化组织协调职能,积极开展行业扶贫社会扶贫工作,加强扶贫工作机构队伍建设,提升扶贫工作水平。按照扶贫任务、责任、权利、资金“四到县”的要求,要进一步加强县级扶贫机构建设,调整充实县级扶贫办的领导干部,将有事业心、有责任感、廉洁奉公、年富力强的干部充实到县级扶贫办领导班子。有扶贫任务的乡镇要成立扶贫办公室。建档立卡贫困村要设立专职扶贫信息员。

  强化扶贫开发责任,为扶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组织保障。完善省、市、县领导牵头联系贫困县、乡、村制度。继续坚持省领导联系贫困县、市领导联系贫困乡、县领导联系贫困村和党政主要领导负总责的工作机制。层层落实目标责任,强化督查考核力度。创新考核机制,完善贫困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办法,加强对行业扶贫工作的考核和定点帮扶工作的督查。进一步深化驻村帮扶工作。开展结对帮扶行动计划,实现工作队驻村,单位全员帮扶。大力引导社会组织和民营企业参与扶贫开发。深入开展对口帮扶工作。继续抓好沈阳、大连、鞍山对口帮扶阜新、朝阳、铁岭的省内对口帮扶,开展扶贫志愿者行动。

  “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扶贫开发关乎党和国家政治方向、根本制度和发展道路,我省脱贫攻坚战的大幕已经开启,军号已经吹响。要遵照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总要求,迎难而上、只争朝夕,坚决打赢这场克难攻坚的大决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