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丹东美“写”入中国原创音乐榜

13.02.2015  10:35

  今年65岁的孙雅利,五六岁时跟着父亲学习二胡、京胡等乐器,17岁时,成为宽甸满族自治县虎山镇中心小学一名音乐教师。打苦日子里长大的孙雅利看着丹东的发展变化,时常涌起创作歌曲歌颂丹东的念头,但却没有合适的人为他填词。

  与孙雅利一河之隔的虎山镇中学里,小他6岁的语文老师于庆波听闻此事,找到了孙雅利。临到退休前,两人先后转入虎山长城小学,坐在了同一张办公桌前。“我们是相见恨晚。”孙雅利感慨道。

  庆波作词,雅利谱曲,两人的组合就叫“清波雅曲”。为了让歌曲更具“丹东民风”,于庆波常深入乡村采风。一次,他参加农村的婚礼,农民生活翻天覆地的变化给了他灵感,他们的处女作《大喜日子》诞生了。

  这段男女二重唱反映了丹东农村的发展变化,歌词通俗易懂,曲调朗朗上口,里面还包含着二人转句式。他们花了一个月的工资,请来沈阳音乐学院的专业歌手演唱,歌曲送到沈阳音乐学院录制,该院的专家听后说;“堪比专业水准。”这极大地鼓舞了两位老人的信心。

  “丹东现在的环境这么好,美景数不胜数,我们要把家乡美景宣传出去。”两位老人明确了创作方向,把对家乡的热爱谱成一串串动听的音符,看到元宝山新建电视塔,他们写出了《元宝山明珠》,有感于虎山长城知名度越来越高,他们创作了《虎山之歌》……

  “有时候半夜醒了,就发现身边人没了,挨屋找,他不定在哪握着笔写歌呢。”孙雅利的老伴儿说,他作曲“着魔”了。

  组合成立10年,两位老人的辛苦没有白费。2014年他们创作的“家乡美”系列歌曲被收录到《中国原创音乐网》的榜单上。上榜一个月,点击率就高达9万多次。

  两位老人说,这些成绩远远不够。家乡的美一天一个样,他们创作的动力源源不断。说着,孙雅利拉起二胡。“丹东美啊,就美在山和水,虎山长城杜鹃红,河口桃花映长空,青松魂牵黄椅山,游人梦恋青山湖,群峰争秀天华山,百鸟鸣欢天桥沟……”

沈阳市和平区打造沈水之阳文旅创意产业带
  6月6日,在和平区文旅局指导下,辽宁频道
沈阳市第三届市民运动会6月11日开幕
  辽沈晚报记者王琳报道 沈阳市第三届市民运动会开辽宁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