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加力“三农”更强

05.10.2017  12:26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好歌”一片。金秋,沈阳涉农区县(市)到处飞扬着三农“好声音”:

  遥望沈北,稻梦空间,金色画卷融入了暖阳之色。依托田园风景,大力发展观光农业,农民兄弟捂着鼓鼓钱夹笑弯了腰。

  一路向西,鱼米之乡,辽中大米新晋全国百强,挈领寒富苹果、鲫鱼、葡萄、玫瑰5大地理标识产品一路香飘国内外。

  通航之都,山水法库,第六届国际飞行大会成功举办,向世界展示了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妙笔诗篇。

  扶贫重镇,生态康平,一轮又一轮扶贫攻坚战,火力强劲,在创新变革中,这个戴了多年的省级重点贫困村终于有望在年底前彻底“摘帽”……

  沈阳涉农区县(市)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结合中,不断扛起改革大旗,确保粮食产能、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三条底线”,切实把重农强农信号落地生效。

   “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

  在沈阳,扶贫任务最重的要属康平县,“要下绣花功夫抓脱贫”的精神渗透在康平上下每一个扶贫因子之中。组织实施精准到户产业扶贫工程、“N+贫困户”带动脱贫示范工程、乡村生态旅游扶贫试点工程、基础设施建设扶贫提升工程、“阳光温暖”扶贫工程、技能培训脱贫引领工程、社会保障兜底工程等七大扶贫工程。从产业扶持、土地流转、教育保障、医疗救助、金融扶贫等13个方面精准发力,扶贫方式实现了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的根本转变。

  包振祥是二牛所口镇敖汉村的贫困户,在精准脱贫攻坚中,工作队为他家量身打造了蛋鸡养殖脱贫。“做梦也没想到,没等鸡下蛋呢,他们就帮我们联系好了销路,现在啊,这鸡蛋根本不愁卖。”

  记者从沈阳市农经委了解到:目前,涉贫两县一区一市(康平县、法库县、辽中区、新民市)实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1662人和60个省级重点贫困村脱贫销号,国标贫困人口已经全部实现脱贫。康平县贫困县退出考核评估指标居全省前列,已达到退出省级贫困县标准,今年年底前完成摘帽任务。

   立足资源优势提产能优结构

  着眼现代农业产业提质增效,沈阳市涉农区县(市)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将科技、信息、金融等要素充分融合全面“武装”农业,在做优“三高”农业上实现了新的转型突破。

  种植业结构不断优化。完成玉米种植面积调减22.12万亩。新建结构调整示范园15个、特色新品种展示园10个、市级粮食绿色高产创建示范园25个,已开工建设高标准设施农业800亩,蔬菜、花生、“两瓜”等高效特色作物面积达174万亩,沈北新区获评国家级水稻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县(区)。

  养殖业结构加快调整。肉、蛋、奶、水产品产量分别达33.8万吨、10.2万吨、24.9万吨、12.4万吨,同比分别增长7.6%、0.4%、9%、34%。新建、改造畜禽标准化养殖场10个,建设青黄贮窖3万立方米,落实推进省级标准化生态建设项目12家,启动禁养区内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和养殖专业户关闭或搬迁35家,申报国家畜禽养殖数字农业建设试点项目1家、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改造项目3家,申报国家级畜禽标准化示范场1家。

  休闲观光农业蓬勃发展。新、扩建都市休闲农业项目64个,实施面积1.93万亩,完成投资3.71亿元,占年度计划34.6%,重点打造的10个特色村完成投资0.2亿元。上半年,新民草莓采摘节、辽中葡萄节、浑南杏花节、苏家屯梨花节等节庆活动23个,接待游客125万人次,实现节庆收入2.14亿元。

  沈康现代农业示范带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全年计划域内利用物理、生物方法防控玉米螟95万亩和水稻二化螟10.15万亩,目前杀虫灯、诱捕器已全部投放完毕。

   现代农业演绎新业态

  项目农业是沈阳涉农区县(市)现代农业发展的鲜活“一页”。党的十八大以来,沈阳市通过培育农业新产业、新业态,依托科技、资本、人才和市场等优势,突破传统单一种养模式,走上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道路,农业新业态发展呈现多样化格局。

  记者从沈阳市农经委了解到:目前,全市农业重大项目建设进展顺利。第一产业投资完成9.2亿元,完成全年计划的60.9%。25个农业工程包项目开(复)工率92%,完成投资7.94亿元,占年度计划34%。40个农业产业化项目开(复)工率85%,完成投资7.6亿元,占年度计划34.1%,其中新民福来豆芽三期项目已投产。全面推进泉林集团秸秆综合利用建厂事宜,目前已在备选地块、环境容量等方面达成了基本共识,泉林集团正就建厂模式、投融资方式等草拟具体方案。

  农产品加工园区持续强化承载能力。康平朝阳、浑南健康食品等5个农产品加工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投入1.1亿元。目前,康平、辽中、法库3个农产品加工园区已开工建设,完成投资近2000万元。

  沈阳日报、沈报融媒记者徐娜、杜争华

 

 

 

  编辑: zfw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