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攻坚战中敢作敢为奋发有为

19.12.2014  19:13

11月13日,我省党政领导干部不作为不担当问责办法出台,15种不作为不担当的情形将被追责。

精神萎靡不振,工作不在状态,消极怠工者”将被问责;“不思进取、安于现状,不想事、不干事者”将被问责;“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者”将被问责;“怕担风险、畏首畏尾,有难度的事不愿干,有风险的事不敢干,没先例的事不肯干,影响事业发展的”将被问责;“推诿扯皮,致使工作延误的”将被问责……

这个问责办法标志着,我省将正式开始向党政领导干部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假作为等不良作风开刀。

如果将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比作一场足球赛,那么前十年的振兴就是上半场,新一轮振兴就是下半场。上半场我们的成绩没有达到理想的高度,要想胜出,下半场就非常关键。

7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作出的重要批示,就像一声哨响,开始了下半场的比赛。而我们每一位领导干部在场上的表现,对于“辽宁队”能否取得好成绩至关重要。

我们要以‘等不起’的责任感、‘坐不住’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打破坐等观望的消极依赖思想,树立时不我待的机遇意识和不进则退的忧患意识……

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一重大战略机遇,抢占先机,敢作敢为,奋发有为……

7月30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珉和时任代省长李希在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上的讲话振聋发聩,催人奋进。别做制约“大环境”发展的“小环境

15年投300亿元,苏州河由黑变清;

年接待游客3000万人次,2万多平方米的豫园年税收13个亿;

3年多时间累计进驻企业3000余家,注册企业逾万,张江高新区全年实现经营总收入4800亿元,税收收入205亿元;

投资者备案申请表和承诺书”由厚厚一叠变为一张纸,上海自贸区把原来29天办结的事情缩短至4天完成。

可以说,11月13日至14日,我省党政代表团赴上海学习考察,是一次伟大的“解放思想之旅”。两天所见所闻,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上海在城市发展环境建设方面的巨大成就。

辽宁与东部沿海发达省份的主要差距还是发展环境上的差距。”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经济学系教授侯卉认为,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优化宽松的服务环境、规范文明有序的执法环境、亲商安商的人文环境和社会环境以及各类企业平等竞争和人人参与、平等发展的制度环境等,对一个地区和城市来说这个“大环境”的发展非常重要。

锦州市最近对全市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和服务窗口进行集中整治,通报了一些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案例。

凌河区“老巷子浴池”,没经过环保部门审批,经营者找到在区环境监察局当局长的同学办理了手续;因市文广新闻出版局文化市场处原处长和现处长失职,有4家网吧违反了国家有关“中学、小学周围200米范围不得设立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的规定,开设在学校边上。

类似这样的案例在我省其他地区也存在。一些地区的职能部门还运用手中的权力设置障碍,破坏了政策环境与制度环境。特别是一些干部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结果煞费苦心引进来项目,落地后不但服务没跟上,而且层层设防、处处设卡,这种乱作为、胡作为的现象被投资者无奈地称作“开门纳客,关门打狗”。这样的发展环境,与投资者当初的心理预期相去甚远。难怪有些外来投资者渐渐失去信心,索性放弃投资;而一些本土企业的经营者也同样远走高飞,将投资目光转向东部沿海发达省份,把重大项目落地外省。

从某种意义上讲,每个人都是“小环境”,“小环境”有时会影响“大环境”,就像“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

对照东部发达地区的服务,一位经常去招商的干部感触颇深:“如果不比较,我们还不觉得自己的服务意识差,但只要一比较,就发现真差得很远。

不仅要‘门好进、脸好看’,更重要的是要‘事好办’”,这是许多外来投资者的期待。

当前,在依法反腐、狠抓作风建设的背景下,很多干部开启了“自我保护”模式,抱着“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的态度,因此,便出现了“门好进、脸好看、事不办”新衙门风气,是新的“不作不为”。

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省信息中心副主任姜健力认为:“相对于乱作为而言,不作为是明哲保身、但求无过,同样是一种腐败,这种状态将坐失当前新一轮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的良机,更会坐失全面深化改革带来的改革红利,从而全面失去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无论是投资者转身离去的背影还是招商干部的感触,都指向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干部的作为与自己的身份不相称。无论是胡作为、乱作为还是慢作为、不作为等现象,都给我省的发展环境带来了不可估量的负面作用,阻碍了发展。

一切从群众利益出发

提起棚户区改造,辽宁几乎无人不知。这个工程之大、难度之高、操作之繁、需要资金之多都超出了许多人的想象。然而,面对这场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伟业,我省广大党员干部从群众最期盼的事情做起,把沉重的担子挑在自己肩上,咬紧牙关,终于圆了集中连片棚户居民的安居梦。这场艰苦卓绝的战役,不仅打得漂亮,也创造了著名的“棚改精神”,成为我省十年振兴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

重温棚改精神,我们发现,一切从群众利益出发,高度负责、科学发展和依法执政的做法是棚改精神的核心和根本,也是这场战役制胜的法宝。

当前,新一轮老工业基地振兴的进军号已经吹响,全省各项改革千针万线、千头万绪,广大干部如何才能完成历史使命?答案是责任作为、科学作为、依法作为,这既是棚改精神留给我们的深刻启示,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以高度负责的精神投入到这场攻坚战中,是每位干部责无旁贷的选择。

近半年来,在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省前三季度经济分析报告会等许多重要会议上,“责任”成为出现频率最高的“核心词”。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面对中央给东北带来的重大历史机遇,省领导多次提到责任,“要切实担负起责任”,“我们一定要把这份责任扛在肩上”,“要强化大局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

十年振兴,我们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总体上还是阶段性的,制约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体制性、机制性、结构性等深层次矛盾仍未根本消除。改革深度不够,创新活力不足,结构性矛盾突出,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低,区域发展不平衡,央企与地方经济融合程度不深,金融业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不够,历史包袱沉重等问题依然存在。特别是在“三期”叠加的大背景下,我省经济下行压力很大。这些都需要我们的领导干部以直面困难的勇气、敢于担当的精神,迎难而上,责任作为,扎扎实实地做好新一轮振兴的各项工作。

如果说领导干部的责任作为是一种态度,那么科学作为就是一种素质和能力,这也是时代发展对领导干部的新要求。

其实,取消对GDP的考核,就是干部政绩评价标准变化的风向标。

坚持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包容性发展已经成为我省领导干部政绩的一项重要内容。“客观冷静分析、全面科学把握当前形势,切实增强紧迫感,坚定信心,保持定力,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努力使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实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包容性发展。”10月16日,省委常委(扩大)会议的铿锵之音让我们鲜明地感受到这一点。

值得一提的是,我省不少地区的干部在科学作为方面已走在前边。

一年多前,盖州市委书记班耀康在已经开进拆迁设备的现场,叫停拆迁,盖州古城与盖州人的命运从那一刻发生改变:不晾土地亮古迹、先富民后强市、重保护轻开发。盖州市的领导干部摆脱了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惯性思维,走上了转方式的发展之路。

两个月前,“锦州发展大讨论”活动在全城开展,市委、市政府把16个方面的问题摆到群众面前,“全民把脉”、“全城问计”,经认真梳理科学谋划,最终通过组织程序、法律程序形成未来十年发展规划纲要,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

盖州的叫停古城拆迁,锦州的全城问计寻振兴良方,都让我们清晰地感受到了我省许多干部科学作为的坚实脚步。

法无授权不可为”,随着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依法作为的重要性得到许多干部的深刻认识。

11月12日,我省首次公布各部门行政审批事项清单,630项行政审批事项之外无审批。

同一日,我省自去年开始取消和调整行政职权以来第四次简政放权,共取消、下放和调整行政职权1220项。

公布《省政府部门行政审批事项清单》是推进政府权力清单制度的第一步。在此基础上,我省正着手建设“三单一网”,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责任必须为”。公开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让全社会监督,这给每个领导干部都提出了严格要求,必须管好手中权力,减少行政干预,想问题、做决策,干事情必须依法而行。

依法作为,直接影响着法治政府建设的进度和政府的公信力。目前我省很多地区都开展了“法治政府规范化建设年”活动,依法界定行政执法职责、科学设定执法岗位、公开执法流程、清理并公布执法依据。同时对行政检查、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征收等执法行为,制定具体执法细则、裁量标准和操作流程,完善行政执法案例指导制度、案卷评查制度,严格执行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和重大行政处罚备案制度。抚顺市今年组织2200多人参加依法行政培训和执法资格考试,通过率达90%以上。

在法治时代,依法作为是每个干部工作的基点和准则”,姜健力说。

答好迎接挑战的考卷

面对前三季度“6.2%”的经济增速,很多领导干部都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其实,要完成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的每项任务,要在新一轮振兴中不断取得新突破,压力无处不在,是茫然失措,顺其自然,还是积极迎接挑战,这是当前摆在每一位领导干部面前的考题。怎么答这张考卷,关系到新一轮振兴中辽宁老工业基地改造的速度和质量。

要适应新常态、顺应新变化,切实把这个阶段作为调整结构、积蓄后劲的有利契机,切实把战略上的平常心态、发展定力和战术上的底线思维、主动作为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快结构调整和深化改革步伐,努力推动我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行稳致远。

这是11月26日召开的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在做好年底收尾工作,谋划好明年工作时提出的要求,实际也是对当前形势下每个领导干部做好各项工作的总要求。

把这个要求落到实处,在任务艰巨的新一轮振兴中,我们的领导干部必须带头着重做好三件事:抢抓机遇,苦干,创新。

抢抓机遇是我省目前面临的一个最紧迫的任务。国务院28号文件给辽宁打开了“机遇之门”,九大机遇向辽宁招手,怎样把这些千载难逢的机遇转化为辽宁的发展机会?这些机遇是有时效的,如何让政策红利迅速发挥到极致?这都需要我们的领导干部认真学习,吃透文件精神,把文件中明确提及给辽宁的政策,迅速组织落实,扎实推进;把文件中没有指明针对地区,但与辽宁实际情况相适应的政策,全力争取过来;把文件中辽宁仍不够条件享受的政策,作为一种目标,积极准备。

特别是要利用好各种政策和机遇,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来辽宁投资合作,把“东北振兴央企辽宁行”、“东北振兴知名企业辽宁行”等类似项目对接活动一抓到底,让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辽宁作为国家振兴东北的先头堡,应该保持经济平稳向好的态势,努力使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这样,才能守住底线,保证全省经济发展行稳致远,才能保证我们不偏离振兴的轨道。

这种“底线思维”给广大干部提出的要求很明确,必须脚踏实地,埋头苦干。

我们欣喜地看到,许多领导干部奋战在振兴一线,“白加黑”、“五加二”已成为工作常态,在他们的带动下,从经济发展到民生改善,从优化结构到提质增效,从社会保障到环境改善,从城市到乡村,从沿海到内地,稳增长、促改革、调机构、惠民生成效显著。由副省长牵头推进的519个重大项目建设,前三季度累计完成投资2308亿元。

在“东北振兴央企辽宁行”、“东北振兴知名企业辽宁行”等活动中,各市主要领导亲自跑项目,本溪市主动叩响10多家重点央企的大门,广泛寻求合作机会;与10家央企成功对接的铁岭经济技术开发区辽宁专用车生产基地,每周召开一次调度会,跟进进展,力争项目平稳落地。

新一轮振兴,中央已经给我们进行了顶层设计,如何“描绘”辽宁老工业基地最美蓝图,需要我们解放思想,不断改革创新,创新思维,创新工作方法。

11月5日开始,大连市调整大窑湾集装箱码头优化物流功能布局,实现24小时提箱(货),改变了以往只能在工作日白天提货的现状。

11月11日,中国泳装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在兴城市启动,全面实现了单件商品跨境销售点击报关、点击结汇和点击退税,架设了一条单件商品快速通关的绿色通道。

11月12日,我省向社会公布了《建设工程项目审批流程图》,改串联审批为并联审批,大幅减少中间环节,压缩审批时限从以往的275个工作日到如今的40多个工作日。这是从群众反映强烈的建设工程审批入手,首次创造性绘制的流程图,今后,政府的每一项行政审批,都将制定清晰的流程图,方便群众办事和监督。

从行政体制改革到国有企业改革,从财税体制改革到科技体制改革,改革创新步履匆匆,亮点频现。

机遇和挑战面前,我省广大干部正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挥写答案,紧张而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