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国际谋振兴

20.07.2017  06:36

  □胡士俊

  市十三次党代会以来,围绕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全市上下勠力同心,攻坚克难,精准对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体系,用国际化的标准和国际化的评估方法,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魄力,全力改善沈阳的政务、市场和法治等七大环境,各类市场主体真切感受到沈阳营商环境的显著进步,来沈注册企业数量大幅度增长,为沈阳振兴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打造营商环境,重在国际化。当今世界,工业生产、商品贸易、服务物流和资源配置等,早已突破一个地区和一个国家的限制。纵观发达国家和珠三角、长三角等发达地区,无一不是以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吸引国内外资本、以国际化的运营方式打入国际市场、以国际化的产品和服务参与国际竞争。沈阳新一轮振兴发展必须放眼国际市场,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用国际化的视野来谋划振兴,用国际化的标准来规划发展,用国际化的竞争力来重振老工业基地雄风。

  要拓宽国际化视野。打破长期计划经济形成的思维定势,突破地处东北的地域界限,以更加解放的思想,更加开放的心态,更加前瞻的眼光,在国际化的格局中找准沈阳的战略定位,在国际化的层次上谋划沈阳的振兴发展。真正按照《沈阳振兴发展战略规划》要求,把沈阳建设成为引领实现东北振兴发展的中心城市和东北亚地区重要的国际中心城市。

  要对接国际化标准。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规则经济。要按照国际通行的标准来规范政府行为,努力建设法治政府、诚信政府和高效政府,建立和完善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积极实行“多规合一”和“多证合一”,使审批事项更少、审批手续更简、审批效率更高,实现市场环境与国际规则的无缝对接。

  要提升国际竞争力。紧紧抓住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机遇,大胆“引进来、走出去”,在更加广阔的市场中吸纳高端资源、发展国际贸易,通过加强国际合作打造跨国企业,通过升级改造装备制造业发展优势产业,通过参与国际竞争打出沈阳品牌,加快实现新一轮全面振兴。

  (作者为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综合处副调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