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后办报她两次正面遇敌机智脱险

14.03.2016  10:35

 

  103岁的张瑞年如今记忆衰退,常年卧床,由儿子在医院陪同,大多数时间都在昏睡。本版照片由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白琳摄

  老人偶尔几句呓语,只有儿子听得出,情景是在和敌人周旋。

  

  她少年时跟着哥哥饱读诗书,参加一二·九运动,最终走上革命的道路。战争时期,她和丈夫一起办报搞宣传。在部队转移期间,曾经两次遇险,将眼镜帽子埋地下、脸上抹灰,装扮成农妇才脱险。

  如今,已经103岁高龄的张老记忆衰退、常年卧床,由儿子陪同在省金秋医院接受护理。大多数时间,老人都在昏睡,偶尔几句呓语,只有儿子听得出,情景是在和敌人周旋,“两次遇险经历在老人心里留下了阴影,这么多年了还经常梦到。”

  在老人儿子的讲述下,记者还原了张老和丈夫杨波的传奇经历。

  少年读书参加一二·九运动是积极分子

  张瑞年在北平燕冀女中读书期间,1935年12月9日,北平爆发了一二·九抗日爱国运动,这是一次由北平中共地下党组织领导的学生爱国运动。张瑞年积极投入到运动中去,成为运动的积极分子。

  1913年,张瑞年出生在河北献县一个大家族,祖父是当地的富农,几位伯父都是晚清进士。书香门第,在这样的家风中长大的张瑞年从小就是一个知书达理、人见人爱的女孩子。

  比张瑞年大20岁的堂兄早年在私塾里接受儒家教育,1906年被送到顺天学堂读书,这是中国最早的中西结合的学校之一,开设数学、英文和科学课程,1914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

  渐渐长大的张瑞年对学识渊博的哥哥崇拜不已,父亲将她送到天津,跟着哥哥念书,在那里,张瑞年系统地学习了文化知识,为以后搞革命宣传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35年12月9日,北平的天气干冷异常,而爱国学生们热血沸腾,大街上,反动军警对学生进行了镇压。张瑞年早早起床,加入到游行队伍前列。这场运动使张瑞年看清了蒋介石的面目——自己不抗日反而压制民众抗日,她认识到不推翻旧政权,中国就没有希望。

  在日本帝国主义向华北发动新的侵略,华北形势处于严重危机的严酷现实面前,张瑞年认识到救国必须抗日,真正抗日最坚决的是中国共产党,挽救国家命运的抗日救亡运动必须由中国共产党来领导。因此,张瑞年积极要求参加中国共产党。1936年,经党组织批准,张瑞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张瑞年老人简历

  1913年11月出生在河北献县,毕业于北平燕冀女中。

  1935年参加一二·九运动,后加入中国共产党。

  毕业后来到冀南抗日根据地工作,在《冀南日报》任编辑,后跟随丈夫杨波办报。

  新中国成立后一直致力于党的宣传事业。

  她和丈夫在敌后根据地办报结成革命伴侣

  “想家人了?”张瑞年猜中了丈夫的心思,她知道丈夫惦记着父母,也知道这些年他们对杨波的支持和付出。每次,丈夫都会拉着她的手,朝着家乡的方向深深地鞠一躬,夫妻俩立下了一个共同的心愿,革命胜利了,一定好好侍奉老人,为他们养老送终。

  毕业后,张瑞年来到冀南抗日根据地工作,在《冀南日报》任编辑。

  在当时复杂而残酷的斗争环境下,面对日寇的烧杀掠夺,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的“摩擦”及“亡国论”、“速胜论”的错误论调,张瑞年和同事们一起,以笔为枪,把阶级情、民族恨化作了一篇篇战斗檄文。

  1942年,张瑞年与时任《冀南日报》总编的杨波结为革命伴侣。丈夫杨波出生在河北省清河县戈仙庄杨儒林村。

  与张瑞年不同,杨波祖祖辈辈都是种地的农民。6岁时杨波就上山放牛、割草。因杨波伯父杨九如膝下无子嗣,按族规,杨波过继给了伯父。杨家素以家教严而闻名乡里,杨波虽是“独苗”,但并不娇惯。

  “我父亲十分感激养父支持自己选择的道路,敬佩他的民族气节。”张老的儿子讲述。

  张瑞年多次听杨波讲起,1938年深秋的一个夜晚,几个八路军战士来到养父杨九如家,称有一批粮食需要藏起来。

  正在这时,情报员报告,有日军正向村子逼近,杨九如灵机一动,让战士们把院中的砖搬开,把粮食藏好后把砖重新码起来。当战士们做完这一切后,天已蒙蒙亮。

  得知日军要来,乡亲们大都向山上躲去,但杨九如没有走,他不能让粮食落到日本鬼子们的手里。

  鬼子进村后,把没有逃走的村民赶到一起,威逼他们说出八路军伤病员及粮食的下落。

  临村的一个汉奸喊道:知情不报者,杀了你全家。这个汉奸在杨九如眼前转来转去,但他看到杨九如镇定自若的样子,也没再追问。

  就这样,杨九如用一家人的性命保住了粮食。

  每每讲到此处,杨波的眼睛都会湿润。

  几次遭遇日军合围

  转移路上死里逃生

  在当时的冀南地区,总的斗争形势是敌强我弱,报社是日军妄图消灭的重点目标之一,办报环境极为困难。

  面对日伪军的扫荡和顽固派的破坏,报社作为根据地内的保密单位,只能在群众的掩护下出版报纸。好几次,身为总编的丈夫杨波带领张瑞年和多名同志从日军的合围中死里逃生。尽管报社人员的伤亡越来越多,但在杨波领导下,印刷机器、通讯器材等设备还是保护下来了。

  第一次遇险穿越封锁线正面遭遇大扫荡

  眼镜帽子埋地下脸上抹灰脱险

  1942年4月29日,日军对冀南区党政军领导机关进行大扫荡,报社损失较大。此后斗争形势日益恶化。面对日军的残酷扫荡和根据地内的饥荒,冀南根据地的抗日战争进入了最艰苦阶段,《冀南日报》时出时停,到1943年上半年完全停刊。

  丈夫杨波奉命带领一部分报社人员到四分区创办新报纸并随部队打游击。此时,在冀南根据地内有八路军129师7个野战旅。由于斗争残酷,部队和干部伤亡都很大,对此,中共中央有新指示,撤出一部分干部和部队到山区和延安。

  1943年7月,在丈夫的带领下,张瑞年和十多位同志一道准备越过封锁线,前往太行山区。就在这时遭遇了鬼子的大扫荡,眼看就要和鬼子正面遭遇,张瑞年和几名同志迅速将眼镜、帽子埋在地下,脸上抹上灰,才躲过一劫。

  杨波带领几名同志冲出敌人的包围圈,最终到达中共北方局驻地山西麻田附近后峪村,部队有惊无险。休整了一段时间后,张瑞年和丈夫开始向延安撤离。整整走了走了3个月,经过几道封锁线,于1943年12月31日晚到达延安,转危为安。

  第二次遇险躲农民家被敌人盘问半小时

  她坐炕上哄孩子被当农妇脱险

  1945年10月,张瑞年和丈夫杨波再次接到转移命令,从延安出发,经过三个月的艰难跋涉,到达中共中央东北局所在地吉林海龙县城。

  这是一个三角地带,地理位置重要,无论在补充兵员方面还是供应军需方面,都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张瑞年和丈夫杨波到达后,担任起宣传工作,大力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肃清国民党的影响。他们深入发动群众,开展剿匪、反奸清算、土地改革、生产建设等斗争。

  1946年5月国民党军队侵占四平后,东北民主联军主动撤离吉林省辽源市和所辖县城,转入农村打游击,环境变得异常艰苦。腊月寒冬,战士们还穿着单衣,有时一天也吃不上一顿饱饭。

  敌人的疯狂反扑不断升级,此时,大女儿还不满两岁,张瑞年带着孩子行军跟不上,只好隐蔽在当地翻身农民家里。得到消息的敌军到村民家里展开了大扫荡,当敌军来到张瑞年所在的农户家时,只见坐在炕上的张瑞年不慌不忙的哄着孩子。敌人盘问了半个小时也没有发现异样,张瑞年被当成了当地农妇,再一次化险为夷。

  在解放西安战斗中,由于地委机关频繁作战转移,张瑞年与丈夫杨波一度失去联系。而机智的张瑞年依靠当地翻身农民的掩护,不但保全了自己,而且在脱险后带出几个自愿参军的翻身青年农民,有的到地委当了交通员,有的到部队当了兵。

  废墟上办报出版沈阳解放后第一份报纸

  1948年10月接收《前进报》报社时,她和丈夫面对的是国民党逃跑时破坏的一片“废墟”,两人白天工作晚上睡地板,终于3天后出版了沈阳《工人报》。当年11月4日,张瑞年随同丈夫杨波接收原国民党的《中央日报社》。第二天《沈阳时报》创刊。这是人民解放军入城后在沈阳出版的第一份报纸。

  1948年10日,丈夫杨波接到命令,接收原国民党新六军创办的《前进报》报社。

  张瑞年随杨波来到报社才发现,那里凌乱不堪,垃圾和脏水、冰雪混在一起冻成山丘,办公室结满蛛网,玻璃破碎,印刷厂里只有一台印刷机,别说印报用的卷筒纸,就连半张白纸都找不到,犹如一片废墟。原来,国民党在逃跑时,对报社进行了毁灭性的破坏。

  面对这种局面,杨波笑着说:“同志们,你看敌人知道自己完蛋了,把自己的老窝搞成这样,这洋楼可比《太南日报》的破窑洞好多喽。”他又指指那少腿的印刷机,望着一直在这个报社做内应的地下党员孙北说:“这洋玩意可比那时的石板印刷机高级多了。”

  说完,杨波拿起铁镐,对这冰雪堆抡起了镐头。

  丈夫的风趣幽默和干劲影响了每一位同志,也让张瑞年更加仰慕。由于当时条件艰苦,报社没有床,也没有煤,房间冷得人直打哆嗦,张瑞年跟随杨波白天紧张地工作,晚上睡在地板上。功夫不负有心人,3天后,沈阳《工人报》出版。

  1948年11月2日,辽沈战役结束,沈阳解放。杨波再次接到命令,到沈阳去接收原国民党的《中央日报社》。

  11月4日,张瑞年随同丈夫杨波赶到报社,接收报社编辑部工作。经过一天一夜忙碌之后,第二天《沈阳时报》创刊。这是人民解放军入城后在沈阳出版的第一份报纸。

  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刘晓

 

截至上月沈阳市营商办解决企业诉求200件
  本报讯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董丽娜报道截止到Syd.Com.Cn
小区消防通道画上停车位 警方取缔
  沈阳市和平区集贤街38号刚刚引进新物业,Syd.Com.Cn
想发财动起歪脑筋 男子获刑
  从网上四处搜集下载淫秽视频存在网盘上,Syd.Com.Cn
高校毕业生县域就业房补最高6万
  沈阳市对在县域内就业创业的全日制博士、硕士和学Sy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