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新打造沈河人的精神家园

29.04.2016  00:45

   核心提示

  行走在有着2300年历史的盛京皇城内,青砖灰瓦、树影斑驳,历史遗存的别样景致呈现沈河博大深邃的文化基因。

  走进街道和社区,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体育中心、艺术中心、百姓大舞台、特色文化社区……积蓄释放的文化能量让这里的百姓精神富足,生活如画。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党的十八大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将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任务之一,战略高远。

  在沈河这片5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汇聚着全市60%的文化资源。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可复制的文化基因,给这方发展沃土留下了厚重的文化积淀。

  正如沈河区委书记王健所说,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不是沈河区的兴之所至,更不是凭空臆想。因为务实拼搏是不变的“沈河精神”。不安于现状,不满足既有的成绩,沈河区始终坚持在更高层面、用更高标准,努力提升、创新发展。

  为此,2013年11月,沈河区就获得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资格,成为全省唯一的创建城区。

  两年间,在市区两级党委和政府高度关注、全力支持下,面对诸多困难,沈河区始终坚持以创新为引领,突破机制体制障碍,敢向压力挑战,敢和困难叫板,敢向盲区探求,以务实拼搏的“沈河精神”向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这一既定目标奋进。

  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文化自觉开辟出的一条改善居民生活、增进居民福祉的民生路径,要让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这一工作成为建设幸福沈河、共筑美好精神家园、探索新型群众工作的创新之举,沈河区区长曾波如是说。

   精雕细琢创新顶层设计

  以创新改革为引领,在实践中探索新路。沈河区高起点定位,以问题为导向,勇于在国家级平台上进行深度创新示范。

  创新体现在顶层设计上。机会得之不易,所以倍感珍惜。早在创建之初,沈河区就注重在顶层设计上与时俱进、精雕细琢,力争用创新突破创造出“东北领先、全国一流”的公共文化体系“沈河模式”。2013年,沈河区制定出台了《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规划》及《实施意见》、《实施方案》等一系列具有前瞻性和操作性很强的方案,分解工作任务,强化督导考评,健全运行机制,全面启动组织实施,全力推进示范区创建取得成效。两年来,市区两级政府持续投入,对沈阳路、中街、正阳街、朝阳街、通天街和7条老胡同进行改造,挖掘文化遗存,恢复历史风貌,打造文化名片,构筑精神坐标,使皇城地区成为国家商旅文一体化示范街区。皇城地区的文化升级改造,为沈河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注入了血脉灵魂。正是在这样文化之魂的引领下,沈河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章法明晰布局严整。

  创新体现在突破发展瓶颈上。沈河区克服城市核心区地域空间狭小等发展瓶颈,通过区、街、社区三级文化设施的建设,构建以区文化馆、区图书馆为龙头、以街道文化活动站为支撑、以社区活动室为基础、以社会资源为补充的“四位一体”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网络中既有新建的8万平方米的沈河区文化体育中心;有盘活闲置地块建设的“百姓大舞台”;又有区文化馆、图书馆等原有项目的改造提升,还有五里河休闲文化健身带、万柳塘文化健身休闲公园等老百姓家门口的7处主题文化广场。

  目前,沈河区15个街道综合文化站,总面积为12100平方米,平均面积807平方米,111个社区的文体活动室,总面积为54931平方米,平均面积495平方米,设有排练厅、图书室、电子阅览室、书画室、社区影院等。社区图书室总面积5563平方米,平均50平方米;藏书总量468099册,平均各社区4217册;电子阅览室总面积5112平方米,平均46平方米。

  创新更体现在文化活动品牌的推陈出新上。2014年的盛京城庙会灯会上,2万盏彩灯照亮皇城,一周内有400万群众涌入灯区,创下了史上奇迹。盛京城庙会灯会成为沈城市民心中永不落幕的经典。建立满族、回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展示基地,以民俗十八怪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实物、展品,彰显民族特色。迄今为止,沈河区已连续举办了16届文化艺术节和6届“文化四进社区”活动,届届有新绿,年年绽繁花。

   共建共享创新体制机制

  根据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这一要求,沈河区坚持以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为导向,创新体制机制,调动政府、市场、社会等各方面力量参与公共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和供给。

  创新体现在体制机制上。沈河区进一步简政放权,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公共文化领域。积极探索将财政投入以直接拨款为主转为购买服务、项目补贴、以奖代补、基金制等多种方式,形成竞争机制,使资源配置从文化系统“内循环”逐步转为面向市场和社会的“大循环”。如今,沈河区在区文化馆设立了艺术名家工作室,打造了宣和艺术馆、泉园地区文体活动中心、浑河码头和悦主题文化广场等,为群众参与公共文化活动搭建舞台。与沈阳星汐艺术中心、沈阳日报报业集团沈阳网、果果APP软件平台等开展合作,丰富服务项目、提升服务水平。

  创新体现在部门联动上。沈河区创新实施“文化+”共享项目,盘活不同部门的文化资源。“文化+教育”,学校资源定时定点开放。百名中小学专业教师作为艺术指导志愿者走进社区,按需指导,按需配置;而沈河区社区学院及15个街道分院的组建,标志着沈河文化服务百姓的实践迈上新高度,无论是学院的基础设施、办学理念与实践,都走在全国前列。“文化+科技”,打造了沈河区公共文化数字平台,建设了中央集成系统,实现了区图书馆、各社区书屋之间的资源共享、通借通还。如今,各社区电子阅览室已全面建成,可阅读7000多种电子期刊、报纸、电子图书。沈河区已在全市率先实现了总、分馆集群管理模式。

  创新体现在精妙的资源整合、空间布局上。根据服务半径,立足区位特点,沈河区打造了“十分钟文体娱乐服务圈”。区政府将区文化馆从原文图大楼迁出,打造了建筑面积6200平方米的区文化馆新馆。对原区图书馆进行升级改造,增设少儿图书馆等内容,拓展服务功能。与鲁迅美术学院合作,成立辽宁省公共文化建设研究基地;与沈阳师范大学戏剧艺术学院合作,成立展演和培训创作基地;与沈河区文化体育发展协会、中国黄金北方国际珠宝城艺术团、鼎泰乐和艺术团等社团机构合作,引导和指导社会文艺团体参与免费艺术辅导、培训和各级文化展演活动。与辽宁省图书馆联合设立了流动图书馆惠民服务专用车。充分发挥故宫博物院、张氏帅府博物馆、金融博物馆等辐射作用,与社会力量合作,打造了抚近门国艺博物馆、辽宁影视基地艺术馆、同泽美术馆等。盘活国企闲置资源,打造文化产业园。

   特色文化社区创新文化民生品牌

  创新更体现在沈河区打造的最具影响力的文化民生品牌——特色文化社区建设中。

  创新体现在以文化为引领上。沈河区将老旧小区改造与社区文化建设相结合,区委宣传部、文体局、房产局、城管局等多部门联动,累计投入2亿多元,打造了以多福社区“福文化”、福陵社区“满族文化”、溪林社区“孝亲文化”等为代表的12个特色文化社区。

  多福社区的福文化展示和传播基地,声名远播。2013年的金秋时节,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走进沈河区多福社区,与社区工作者和居民代表亲切座谈,并留下了八字寄语“以邻为伴,与邻为善”。

  红巾社区,以雷锋文化为主题的志愿者培训和践行基地。2015年夏,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到红巾社区视察。他对社区设置的“凡人善举榜”和“社区好人榜”高度评价。随即,沈河的“两榜建设”在全国推广。

  以文化助力和谐,以文化提升素养,以文化滋养幸福。在特色文化社区建设中,沈河区牢牢把握“文化主题设定、建设方案设计、硬件建设施工、软件服务提升、文化品牌塑造”等五个关键环节,确保社区文化建设有亮点,显特色、树形象、创品牌。

  通过给老旧小区融入特色文化元素的方式,深入挖掘社区的历史积淀和文化特色,打造怡人的绿色园林、休闲的主题布局、写意的小品园艺等等,使老旧小区的房产价值和形象品质明显提升。

  创新体现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就是要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主线,贯穿于公共文化各方面,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在特色文化社区建设中,沈河区注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释,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结合特色文化社区各自的文化内涵、标志建筑、文化队伍、主体活动,积极开展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吸引居民积极参与、全情投入,增添居民群众对共同文化的认同感、共同家园的归属感、共同生活的幸福感。

  目前,雨坛社区因其聚焦了沈阳歌舞团、话剧团、曲艺团等诸多文艺团体而建成“中国曲苑之乡”;康壮社区巧妙地将“康壮”二字联系起来,开始大做“健康文化”的大文章;红巾社区5774户1.5万人口的小区,拥有3700多名志愿者,走出了两名“中国好人”,成为名副其实的“雷锋家园”……

  两年时间,文化像一曲婉转悠扬的音乐,不疾不徐间拨动着沈河人的心弦,人们在她的滋养下诗情弛骋,画意纵横,感受快乐、收获幸福。

  张晶通讯员徐明泉潘明远/撰稿

  编辑: zfw04  
港口生产忙
  近日,大连湾辽渔深水码头生产作业现场一派繁忙景象。港区码头工人奋战在生产一线,迎来进出口装卸高峰。据介绍,今年以来大连海港口岸对俄贸易量大幅增长,据最新统计,中俄出入境贸易船舶共41艘次,较往年同期增长455%,进口货物12.人民政府
春回大地暖 水稻育秧忙
  天气转暖,春耕备耕到了关键时期,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