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文化艺术研究院春节前组织非遗项目展示展演

01.02.2018  02:35

  春节前夕,辽宁省文化艺术研究院集中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进社区系列活动,把优秀的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送到校园、社区、部队和城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跃基层精神文化生活,在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之际,送去文化工作者的诚挚祝福。这是进入2018年,省文化艺术研究院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的重要举措。

   走进校园,向外国留学生展示中华传统文化

  1月18日,正值沈阳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举办国际文化活动日,省文化艺术研究院选调了关氏皮影、沈阳“面人汤”、李氏糖人、李氏掐褶纸四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为来自韩国、墨西哥的留学生进行展示展演。留学生们对中国的非遗项目展示非常感兴趣,围拢着项目传承人,热情地参与互动,亲身体验糖画、面塑和皮影技法,直观地感受中国传统文化魅力。

   深入社区,为环卫市政工人和特殊群体送去温暖

  1月24日,中国传统节日腊八节当天,省文化艺术研究院携评剧项目传承人赶赴桓仁满族自治县,开展评剧专场展演,为前来观看的环卫工人、市政绿化工人、残疾人、八卦城街道办所辖的16个社区的空巢老人、困难老人、评剧戏迷们近600人送去温暖和祝福,并将现场熬制的腊八粥免费送到观众手上。此次展演汇集评剧花派、筱派、新派的《谢瑶环》《打金枝》《花为媒》等经典剧目选段。台上演员亮丽的扮相、优美的身段、醇厚的唱腔展现了评剧的独特艺术魅力,让台下观众兴致高涨,沉醉其中,过足了戏瘾。

   奔赴部队,共叙军民鱼水情

  1月24日至26日,辽宁鼓乐、海城高跷、阜新东蒙短调民歌、东北二人转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的传承人,辗转沈阳、海城、辽阳三地,为驻地官兵奉献了精彩纷呈的专场展演。欢闹喜庆的鼓乐演奏、火爆热烈的高跷秧歌、韵味悠长的短调民歌、诙谐幽默的二人转、出神入化的古彩戏法、铿锵有力的军歌演绎,将现场气氛一次次推推向高潮,掌声、笑声、喝彩声此起彼伏,场面异常火爆。热情真挚的演出,道出浓浓的军民鱼水情。广大官兵纷纷表示,希望有更多的非遗项目走进军营,让他们有机会近距离地感受传统文化的无限魅力和风采。

   来到乡村,活跃乡村百姓精神文化生活   

  1月29日,11个非遗项目、40人的展示展演队伍来到阜新彰武县兴隆堡镇,在便民服务中心为当地的百姓带来了内容丰富的非遗展示展演。锣鼓声一响,欢腾奔放的海城高跷表演就吸引住了现场百姓,队员们不畏严寒,拿出心中的热情,奔放热烈的表演让现场叫好不断,独特绝活儿获得一次又一次掌声。展示厅内,剪纸、烙画、刻瓷、面塑、绳结、糖画、掐摺纸、蒙古勒津服饰和三沟白酒传统酿造技艺展位前,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此次选调的非遗项目,既有很强的艺术观赏性,又能方便参与互动体验。了解烙画和刻瓷艺术,学习剪纸和掐摺纸技艺,体验吹糖人的乐趣......很多百姓热情地参与互动体验,近距离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周晓辉/文  苏娅倩  彭犁天/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