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沪辽合作聚焦产业转移

20.12.2014  04:14

  眼下的辽沈大地,千里冰封,寒气袭人,但在新一轮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的带动下,外地客商来辽投资的热度却持续升温。

  前不久,当63家前来洽谈合作的央企刚刚离去,便有252家全国知名民营企业家接踵而至,紧接着,12月18日至19日,随着“上海企业辽宁行”活动的启动,又有50位来自上海的知名企业家来辽进行考察、交流、洽谈。

  上海人民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金福音一语道破了众多客商的心声:“我们来辽宁,就是想紧紧抓住辽宁新一轮振兴的机遇,寻找适合我们投资的企业,共同发展,互利双赢。”

  面对信心满满的两地企业家,上海市政府合作交流办公室企业服务处处长俞斌激动地说:“众人拾柴火焰高,上海与辽宁新一轮合作的大幕拉开了!”

  响当当的第二名

  近年来,伴随着改革的持续推进,上海市的发展高歌猛进,即便是在当下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形势下,上海的经济依然活力四射,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互联网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都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上海的企业也积累起强大的经济实力,急需寻找新的资本投放地、产品销售地和资源来源地。在此内力的推动下,经沪辽两地政府、企业的共同努力,如今上海在辽投资规模已位居各省(直辖市)第二名。据统计,2010年至2014年10月底,上海企业在辽宁投资项目共计2226个,投资总额2777.2亿元,占我省引进国内到位资金总量的6.8%。

  参加此次“上海企业辽宁行”的上海建材(集团)有限公司总裁赵健认为,辽宁雄厚的产业基础、富有创新能力的企业以及广阔的市场都蕴含着丰富的合作机遇。上海建材集团下属公司耀皮玻璃和沈阳远大集团已有多年的合作关系。赵健此行的目的在于寻找更多的潜在合作伙伴。

  而在俞斌眼里,上海已经进入转型发展的新阶段,沪辽企业合作不光是传统工业的合作,更多的是着眼于未来的创新型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基于互联网的数字化产业已经成为沪辽企业合作的新趋势。

  在全国轨道交通信号设备市场上,总部位于上海的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的占有率达到三分之一。公司技术副总裁姜坚华告诉记者,辽宁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额位居全国前列,对轨道交通信号设计和设备的需求很大,此次来辽宁,他们将加大与沈阳铁路局合作规模,以进一步推动辽宁轨道设备产业的发展。

  福寿园国际集团公司董事长白晓江认为,通过与辽宁企业合作,将公司先进的服务理念引进来,有助于推动辽宁服务业尽快与国际接轨。尽管两地企业家对合作充满了信心,但一些上海的企业家也指出,从发挥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来看,通过产业转移和重点产业布局调整,能进一步发展地区优势产业,深化区域合作,促进要素自由流动。但在产业转移过程中,政府一方面要做好相关服务工作,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另一方面,应该遵循市场规律,尊重各类企业在产业转移中的主体地位。同时,政府还应该注重规划和政策引导,改善投资环境,完善公共服务,规范招商引资行为,增强法制精神、契约意识。

  一家已经在辽宁深耕多年的房地产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在上海办房地产开发手续只需2个月,而在辽宁至少要4个月,当企业遇到困难,找到政府时,一些干部不敢担当,不会主动帮着协调解决。

  省内一名多年从事招商工作的干部说,相对于上海,我们辽宁还要在打造公正、公平、法治、高效的软环境上狠下功夫。